024 聖教善堂(1 / 2)

在西區,流民數量將近五千之多,其中三分之一是老人和殘疾,剩下都是中青年,由於都是從鄉下過來,大字不識,放牛種田是看家本領,但問題是白雲城不需要種地,糧食都靠管轄內的鄉鎮供給,所以,他們平時能接到一點體力活混日子。

好在肥皂廠建立,不斷擴建規模,已經招募一千多人,按照三班製度,基本趨於飽和,容不下再多勞動力。

七家商人不止從張麟手中進貨,更是提供原材料,真要從白雲城采購,食用油就不夠,不出一個月老百姓都沒油吃。

負責管理肥皂廠的繆向春盡心盡責,提出一個很大計劃,等待資金積累足夠,原材料自己製作,來確保降低成本,張麟自然很讚同。

實際上,張麟需要資金不多,等到西區變成工業區,帶來利潤輕鬆碾壓六大世家不成問題。

近些來,繆家帶來青年和少年,十六個人隊伍,全權規劃商業版圖。

如果人手不夠,再向族人拉人,繆家鎮沾親帶故起碼百八十號人,三十多幾個青少年找得出來,全然是當作家族企業來培養,當然,他們是拿薪水,賬目上銀子都是張麟做主。

聚閣在推出十五道美味佳肴,生意紅火起來,但同肥皂廠相比,那就是巫見大巫。

值得一提,孤兒院近一半都是信徒,事情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張麟招來一幫賣包子販,他們一個月利潤很低,亦就二兩多點,直接沒人四兩月薪召集來。

聖教善堂,專門行善施舍之地。

二十多位包子師傅,再配上十位分發饅頭稀粥幫工,善堂就建立起來了。

西區一件破落院子修理完成就開始給流民施粥,善堂門前豎立著聖神雕像,排著長長隊伍等待領取食物。

兩個饅頭,一碗稀粥,成片蹲在地上吃飯。

“謝謝大人。”一位流民感激零涕道。

“不要感謝我,要向聖神感謝。”張麟不厭其煩解釋道。

流民稍有一點不解,但還是恭敬向聖神雕像道謝。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要幫身無分文流民,養活兩三千流民,少兩三百兩銀子,那可是真金白銀,普通人家一輩子都攢不下來,可在財大氣粗張麟都不在乎。

一個禮拜不到,肥皂廠帶來七千多兩銀子純利潤,他最不差就是錢。

同時,張麟給流民傳遞信仰。

“聖神是大無私的神,眾生在其眼中都是平等,不管是否信仰聖神,隻要你無依無靠,饑腸轆轆,都能來善堂領取食物,如果你們信仰聖神,成為聖神信徒,將擺脫貧困饑餓……”

很多人認真聽著,眼神不以為然,一碗粥,兩個饅頭想要收買人心實在太難。

“感謝聖神。”

亦有人低聲表示敬意,更多是自顧自吃著。

西區流民基本都知道張麟存在,不止是一位真氣武者,更熱衷做善事,收養孤兒,分發食物,鎮壓地頭蛇,開辦肥皂廠等一係列事情,早已流傳開了。

而在紮堆流民中,有一人低頭啃著饅頭,眼神很不屑,自然不相信有聖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