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論命——告訴你什麼是命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你明白深奧的命理學
作者:山高知寒
第一章 人類對命運意識的追求
第一節 命理學的形成
以西方人達爾文的觀點,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生物的變化、遺傳和自然選擇的作用,導致生物的適應性發生改變。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通俗的說,人是通過猿猴進化而來的,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依據西方人的認識,人類從古猿進化到現代人經曆了漫長的過程。
早期的人類處在最原始的群居而生的狀態,那時的人類隻有對饑飽的追求,對生命的延續還處在一種蒙昧狀態。當時的人類與動物沒有區別,出於生理欲望的刺激交往而繁殖,人類在自然生理狀態下自然的延續。那時的人類沒有自我意識,因此也就沒有命運意識。
隨著人類不斷繁衍,人類自身對生命的認識也在不斷改變,人們對自然條件的適應力也在逐步加強,人類對族群群居而生的條件要求在不斷增加。人類從最原始的以家族為單元的群居而生,演化到群居在固有的圈地的範圍內,以群獵為生息。這時的人類社會出現了強權政治意識,以部落為單位的部落領導製產生了。
人類在繁衍過程中,部族之間的利益矛盾,以及部族內部的利益矛盾在激化,部族間的武裝爭鬥在所難免。在爭鬥中人類社會的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爭鬥的結果是圈地的重新劃分,強大的族群吞並了弱小的族群,逐步合並成一個個大的部落。有了合並的部落,就有了部落聯盟的酋長,有了酋長就存在了新的利益分配等一係列的問題。
由於部落聯盟的形成,一個強大的保護圈也就成了人類對部落的自然需求。人類對部落的依存意識在不斷增加,這就形成了人類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也就逐步形成了最原始的社會意識。
部族社會的形成加速發展了人類對未來、財富、疾病與生死的欲知意識,而這種意識也加速了社會的變革與發展。由於受自然災難、戰爭、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人類為了自身生存,需要族群的強大,族群的強大要依賴族群中強壯的男人為依托。如何掌握這些力量,是酋長們最關心的事情,用什麼來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自然是酋長探索的重要問題。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一無所知,既無法了解,無法解釋也無法預測,更無法抗拒。人們在恐慌中度過每一天,對於這種無奈人們自然無法解釋與求證,於是就形成了對天的神秘崇拜。對於未知的世界,人們隻有求知於天,而誰有通天的本領呢?於是就產生了通天的巫師,這就是人類最早的唯神崇拜。
這種意識形態的形成正是基於部族酋長們的需要,人類最早出現的能通天的人,都是以巫師身份存在於部族中的,這些能通天的巫術之人是受人尊敬的,巫師的存在暫時解決了人們欲知未來的心理需求。人們從欲知未來發展到對神的唯神崇拜,於是賦予巫師無限的權力,有些巫師直接就是酋長本人,巫師的通天本領使巫師成為神的化身。人們信服他,敬仰他,自然巫師就要有自身的本領。這些本領從哪裏來,這就要求巫師有預測未來的本領,而巫師的預測是要應驗的,這就要求巫師們必須形成一種預測體係,於是最古老的預測術便從此誕生了。
先民對未知世界的強烈欲知是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當時的人類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使今天的現代人受益匪淺。我們今天的理論思想正是源發於先民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我們現在的意識形態都是發源於先民的思想意識,並形成了現代人的意識形態。
先民的唯神論思想,推化出“命”的概念,“命”這個字的出現與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無奈有關,人對自己的未來欲求解知,可是又不知如何知道自己未知的生運。當先民們無法解釋時,隻有用“命”來詮釋一個人的一生,從知人到求知人生,人們把自己設定在一個建築內,跪在地上拜求於天,求解人生的價值。當價值趨向與自然災害造成人們無法抵抗時,人們得不到人類生存的真正意義,這時人們歸咎於於天命所屬,也就是歸咎於命,這就是“命”的產生。
東方的道家對命的原理作了明確的解釋,道家對生物的起源有截然不同的觀點。道家認為,生物的變化、遺傳和自然選擇來自於天地之間的自成規律,不單純是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也不隻是低級到高級的過程,而是靠天地的造化自然生成的。生物的外部條件與內部意識是自然生成的,是氣與體運動後的綜合表現,人與動物以及天地間有生命的生靈都是氣與體的複合體。氣就是氣息,物種生存需要活力,活力來自肺部運動產生的氣息,動物通過呼吸產生活力,活力支撐著物種成為一個活體,活體的生長就是一個命體的開始,命就是氣和物的綜合體,就是物質有了靈魂。歸結到哲學原理就是精神與物質,命就是對精神或物質的總結性表述。
道教認為天地間凡是有生靈的物種都來自於天,生靈乘月光之翼自天上來,瀅瀅中漂移至大地。大地有山穀,幽穀有深泉。生靈得水而孕育,經幽泉而生成。生成之體,得氣而成生靈。體氣合才成物種,這是人類最早最原始也是最宗義的物種起源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