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魚丸廠開業(2 / 2)

第二一大早,李宇就被手機的鬧鍾吵醒了,今丫頭將由王濤送去學校——畢竟王濤住了幾個月的院,丫頭的在校情況完全是兩眼一抹黑,作為一個父親,應當也必須要和班主任交通一番。

吃完早飯後,李宇便和王濤父女在屋外分別——王濤拒絕了李宇開車送他們去學校的建議,而是選擇了步行前往,李宇臨行前對王濤做了個‘有事電聯’的掛電話手勢後,便開車走入了。

趙靖安排的工廠在錦安區遠郊,離市中心很遠,是早期樹城手工作坊的聚集地。

這裏的作坊種類繁多,有炒茶的茶坊,也有製作漁具的店鋪,還有一些泥陶店....零零散散足有數十類。其中最早的作坊甚至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近百年過去,這些作坊依舊保持著活力。

這裏冥風淳樸,治安穩定,那些作坊一般都是一代傳一代,因此這塊區域極少有外來的流動性人口,對於魚丸廠來,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李宇按著王濤給的地址一路導航,開了足足近一個時,方才抵達了這間魚丸廠的大門處。

李宇一下車,便見到了在門外的趙靖與許叔夫妻等人,在許叔他們身後還站著二三十位穿著工作服的男男女女,見狀他連忙快步走了過去:“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

“沒事沒事,這離九點還有十分鍾呢。”許叔和氣的擺了擺手,他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李宇能看得出,令許叔高興的並不是讓他擔任魚丸廠的廠長,而是李宇對他再三保證過的事——用魚丸的收入去資助那些貧困學子。

也許許叔的思想有些極端,但對於這種大愛之人,外人可以不理解他,卻不能、也沒有資格否定他。

接著趙靖向李宇介紹了工廠目前的概況,工廠共有員工三十三人,其中大半和許叔夫妻有血緣關係,剩餘的成分比較複雜,有幾人是這些年許叔資助學生的親戚,也有一些他們朋友的子女,還有一些是招募過來的幫工。

分成了好幾個車間,其中最核心的餡料配置,是由許叔的親弟弟許世安一家負責,考慮到一些原因,李宇委托趙靖與許世安他們簽訂了一份合同:許世安一家共同占有魚丸廠百分之十的分紅股,其所學到的餡料工藝不能外傳,同時要為魚丸廠工作至少八年(八年後許世安剛好是退休工齡)。

這份合同在法律層麵給了許世安一家一定的限製,未來怎麼樣不好,但起碼在魚丸業發展的這一兩年內,許世安他們斷然不會考慮出去自立門戶的。

這就夠了。

至於那百分十的分紅...一家三十多人的魚丸廠,年利潤頂了三四百萬,畢竟大頭在魚丸公司的銷售端呢,魚丸公司的股份可是緊緊抓在李宇和趙靖手中的。

三四百萬的百分十,也不過是三四十萬罷了,別忘了許叔夫婦隻拿了一份保底工資呢——權當福澤家人唄,現在這個階段,穩定勝過一切,用三四十萬拴住許世安的心,並不算虧。

十分鍾的時間轉瞬即逝,轉眼便到了開業吉時。

“啪啪啪——”一連串的鞭炮在廠門外響起,雖然樹城現在禁止鞭炮煙火,但民間開業討彩頭這種事向來是民不舉官不及,更何況廠子是在臨近遠郊的地方。

隨後,許叔夫妻滿臉笑意的用剪刀剪斷了大紅色的彩帶,一陣喜鬧過後,魚丸廠中傳來了第一道機器轉動的聲音。

魚丸廠,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