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霜秋。
枝條蕭蕭,有雁南飛。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夜,秋有雨。
這很自然,會稽郡臨海,雨季頻繁,倒是今年不像去年,十月還過去便有雪了。
像去年那樣的大寒,在會稽顯然是百年罕見。
北伐失敗的消息,終於傳到了會稽。
消息傳來,自然憂患頓生。
郡相府,雨夜都聚集了幾個士族的人物,作為郡相,陸納坐在上首,環視眾人,難以琢磨,沉吟道:“諸位想必皆已知曉,不過北伐之事,乃是國政,不至於危累會稽。所以還望諸君對於此事,謹言慎行,勿使人心離亂……”
“這是自然!”祝玄之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自然要支持陸納這個決心,因為這樣做對謝氏是有好處的。
否則,傳言滿飛,百姓都在討論謝氏領兵北伐失敗,會讓謝氏的聲望一落千丈。
上虞祝氏本是會稽郡治下縣城的一個下品士族,能在會稽郡有今日這樣顯赫的地位,便是因為他們和陳郡謝氏聯姻,而謝氏又世襲豫州,乃晉室權臣,祝氏自然也跟著地位水漲船高。
若是謝氏因此,在會稽的聲望一落千丈,那他上虞祝氏也會跟著倒黴。
甚至,他連養濟院的職位都不保。
不過祝玄之可不是真心想幫助謝氏的,再者他也幫不了什麼。
北伐失敗,謝安被貶為庶人,這樣的消息無疑是晴霹靂。
所以,祝玄之一時也噤若寒蟬,連忙與賀氏、魏氏等士族中人一起來見陸納,便是探一探陸納對於此事的態度。
既然陸納也有心維護,那就好辦了!
祝玄之想了一個壁虎斷尾、棄車保帥之計,他找到賀亮,二人回避了眾人,聲地商議著:“賀郎君,會稽士族,還是以你們賀氏為首的,此事你怎麼看?”
以前謝東山為落之時,祝玄之哪裏把賀氏當成過會稽士族之首?
現在謝氏兵敗,謝萬遭貶,祝玄之便換了一副嘴臉。
這便是現實,世態炎涼!
賀亮自然清楚祝玄之的嘴臉,於是笑道:“此事,隻怕某怎麼看根本就不重要,告辭了!”
這樣的態度,顯然就是不願意配合。
祝玄之就怕出現這樣的結果,若是賀氏利用此事聯合其他士族,暗中散步對謝氏不利的言論,那謝氏倒了,下一個便是他們祝家!
所以,祝玄之連忙不顧風度地拉著賀亮的衣襟,道:“賀郎君,某還有一言,欲舉薦令兄為內史,與諸公同向陸使君請命,如何?”
賀亮回過頭來,笑道:“內史一職,祝郎君不是向來支持你那侄兒嗎?”
“英台他畢竟年幼,如何能當此重任?”祝玄之這個時候,隻得改口了。
郡相府長史、會稽內史,這兩個職位隻能全部交出去,讓賀氏的人擔任,也坐穩了他們賀氏為會稽士族之首的位置,先保住家底再。
賀亮想了想,道:“善,希望祝郎君言出必行!”
於是祝玄之連忙一一聯絡其他士族的人,都給了一些好處,甚至還讓出上虞縣丞之位,給魏氏子弟擔任,一時間整個會稽郡包括治下各縣的官職,許多都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