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幺一時哭笑不得,碰到這樣的,尉氏真是秀才遇到兵,根本就沒法理。有時候,這樣的王八拳倒真是管用,讓人無從接起。
“母親責備的是,是媳婦疏忽了,這就讓人在殿內殿外多加幾隻炭盆,別的,這殿內殿外諸禮都是禮部議定的,不能擅動,媳婦這就讓人尋外麵主事的人一,凡上了年紀的,看能不能添隻墊子,再添隻手爐,更衣的時辰也看看能不能放寬些。”寂靜無比的大殿中,尉氏和緩的聲音清晰無比。
李幺暗暗舒了口氣,果然,慈孝後親自挑的長子長媳極其合格。
郭後帶著怒氣,重重的‘哼’了一聲,轉過身,踉蹌了幾步跪倒在地,痛訴起先皇的恩情和自己的命薄來。
尉氏扶著地緩緩站起來,郭氏卻沒跟著郭後跪過去,挪了幾步又轉回身,站到尉氏身邊低聲解釋道:“姐姐也知道,先皇和姑母鶼鰈情深,如今山陵崩,姑母……”
郭氏用帕子按著眼角,哽咽了兩聲才接著道:“恨不得隨先皇去了,姑母也是傷心太過,姐姐別往心裏去。”
“這話不妥當,”尉氏溫和的回道:“母親憐惜眾命婦,這是母親的盛德,再,下無不是之父母,別確有不是,縱然責備的過了,那也是應該的,做媳婦的,哪能這樣的話?”
郭氏臉色僵了片刻,垂著眼簾曲了曲膝,一聲不響的跪回了郭後身邊。
李幺規規矩矩的跪好,繼續隨著節奏哭靈。
沒多大會兒,隨侍在前殿的總管內侍一路疾奔進來,傳達了蘇子義的吩咐:“太子爺吩咐:如今正值寒冬臘月,地氣極寒,先帝慈悲寬厚,若見大家哭靈凍傷了身,必心生不安,為不傷先帝仁厚,賜每人厚錦墊一,手爐一,每個時辰更衣一趟。
太子爺還了,皇後上了年紀,又一向體弱,還請念及三弟幼,愛惜自己,哭靈可坐於椅上。”內侍傳好了話,旁邊內侍已經搬了張扶手椅過來。
李幺忙站起來,隨在尉氏身後去扶郭後,郭氏忙上前一步,從李幺手裏搶過郭後,扶著她坐到扶手椅上。
李幺退後半步,暗暗舒了口氣,照禮部議的禮儀,這哭靈要哭足足七,現在有了墊子,有了手爐,又能一個時辰歇上半個時辰,這日子就好過得多了。
哭到第二,蘇子義就命過了五十的命婦們回府哭靈去了,餘下的又哭了幾,已是個個疲憊不堪。
更衣的時候漸漸拉長,李幺麵色有些青白的靠在扶手椅上,慢慢喝著碗參湯。
蘇玉如緊挨著她坐著,喝完了參湯,又吃了塊素糕,漱了口,轉頭見殿中並無別人,往李幺身邊靠了靠,低低的道:“太醫,曹貴妃是傷心過度,唉,你看看,還是托了……先帝的福,往常裏,貴妃有什麼不適,連請個太醫都多少煩難!”
李幺轉頭看著蘇玉如,這幾裏,蘇玉如翻來覆去和她念叨這樣的話,蘇玉如和曹貴妃的情份和這份心思,她心裏明鏡一樣。
蘇玉如被李幺看的微微有些不自在。
李幺嘴角挑出絲笑意又忙隱下,垂著頭低聲道:“姐姐也真是的,你跟太子是嫡親的兄妹,有什麼話不好。”
蘇玉如悶了半晌,輕輕歎了口氣,看著李幺坦誠的道:“我也不瞞你,我這個大哥什麼都好,就是無情了些。曹貴妃在宮裏難過這事,我也不是沒跟他過,早就過。我也知道,要是我自己的事,他必定不會不管,可……宮裏的這些人,他哪會放眼裏?”
李幺怔了怔,一時不出話來,她也沒打算管……
“今兒個,我隻能求到你麵前,你可不能不管。”蘇子玉幹脆挑明了。
李幺怔了片刻,低頭看著手裏的杯子,“先帝待曹貴妃情重義重,如今先帝沒了,曹貴妃必定是要以死相隨的吧?
可這樣,就傷了先帝的仁義寬厚,必定不行,曹貴妃人生心死,心已如枯井死灰,必定想著舍身入佛門,守著先帝,為國為民祈福,了此殘生。
貴妃出家,自然要新修庵堂,公主不如求下這個差使,替貴妃選個合適的地兒修庵堂。”
蘇玉如眨了下眼,又眨了下,眼裏迸出亮光,抬手捂著嘴,眼睛裏滿是笑意,半晌,才放下手,看著李幺低聲道:“果然,還是你有辦法,置於死地而後生,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你這心思,怎麼想到的?就這麼辦,我這就捎信回去,得好好尋人寫這個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