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河南話的城市(4)
保康縣我走過三次。第一次是在被大雪困在神農架數日之後,終於發現這邊有條路,那是一次不堪回首的狼狽之旅。我們就像難民一樣步行通過一段正在架設大橋的滑坡地段,哨音響起,爆破聲轟轟隆隆,得等到結束戒嚴,才能喘著氣,快步通過,擠上在公路另一段等候的班車。
天氣冷得出奇,大雪將神農架與興山,與房縣的公路封閉,這邊是唯一能與外界聯係的通道。那輛像是在泥水中打過滾的班車沉重得碾碎路上的積雪,一直沿著山穀裏的河溝走。到處是一片白雪皚皚,各家各戶的門前像是比賽似的堆著高高的柴垛,連油毛氈下也露出折斷的鬆枝,路上不見人影,小木屋也房門緊閉,每一道門縫裏都竄出絲絲炊煙。盡管車窗緊閉,車廂裏依然沒有一絲暖意,全車人都**著,哆嗦著,直到到了馬良鎮,才喝到一口熱湯,雞蛋湯,老板放了不少的薑末,還有胡椒粉。
後來又走過一趟,依然是從神農架出來,不過那是夏天了,雙河口的大橋早已修好了,一路暢通無阻。山裏的白天還是很熱的,驕陽似火,蟬聲長鳴,走在太陽下依然渾身是汗,但隻要站在山崖下的背陰處就會涼風習習的,如果能吃上一口路旁的農民賣的,用涼水泡過的香瓜,更是愜意的很。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到保康縣城,先得翻過一座據說有千米之高的大山,然後就是一連串不停頓的下坡,很大的Z字形下坡,路邊不時閃過警示標誌和厚厚的防撞牆,保康就在山腳下。一個破爛得如同林區大雜院的汽車站,幾排蓬頭垢麵的商業門麵,我們落腳的旅館裏的牆壁油漆脫落了,窗戶也關不上。我記得那裏的人格外喜歡油炸的食品,滿大街都是翻滾著泡沫的油鍋,油餅,油條,油饃,麻花,油散子。
第三次是和繼華一起來的,司機勇兒開著東風140加長大貨車,給保康水泥廠送去一車輸送設備。翻過保康城中的一道土坡,滑下去就是那家廠了。那裏的設備科長有一副憨厚的農民麵孔,見人笑聲不斷,暗地裏貪婪到了極點,回扣要的比例之高也是驚人的。保康水泥廠在廠門前的一家餐館款待我們,滿滿一桌人,拿著五錢左右的小酒杯和你幹杯,一個敬完再來一個,個個酒中高手,人人藏龍臥虎,車輪大戰很快就使我們潰不成軍,到了最後,索性完全是光喝酒不吃菜了。這是我在酒席上見到過的最為能征善戰的隊伍,隻得俯首稱臣了。
從保康縣城往東,在南漳縣的縣界中攔腰劃過,就**襄陽縣了,再向北,就是襄樊市,而從襄樊向西,就能沿著公路**穀城縣。路上很好走,而且開始**丘陵地帶,過了大名鼎鼎的石花鎮以後,坡度在增加,情景也變得偏僻起來。不過,那已經**了丹江口市的範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