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太陽升起的地方2(1 / 1)

紅太陽升起的地方(下)

和一幫不相識的遊客擠在一輛破舊的麵包車裏去滴水洞。私人的車,擅自跑客運,馬動機似乎有問題,時快時慢,司機也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小夥子,吹著口哨,滿不在乎,順著公路行不多時,就拐到一條岔路上。開始爬山,山道彎彎,越走越偏僻,越走越顯得安靜。拐彎處很急,司機拐彎的速度令人提心吊膽,乘客們也隨著前仰後合。終於有人罵了起來,司機根本不予理睬,一個急轉彎,一個急刹車,一座別致的水泥砌成的古樸的門樓就在眼前。滴水洞到了。

這裏離韶山僅4公裏,卻少了大多數的遊人,顯得清靜了許多,也冷清了許多。沿著大路走去,路旁的一座水庫據說曾經是主席的遊泳池,雖然水麵和水質不知比韶山好了多少,雖然可以自由暢遊,但缺少了鄉親們的喝彩聲,也沒有了鄉親們注視的目光,主席當年是否感到有幾分寂寞?

岩壁上有不少赫赫有名的遊客的留言,很莊重地銘刻,塗著紅漆,看了一圈,還是癡呆了的毛岸青用歪歪斜斜的俄語寫得來幾句話更引人注目。走進那棟不大的別墅,也就是很普通而已,旁邊還有一排平房,那是警衛人員和工作人員所住的。隻有主席住過的那間房,那張*,那個寬大的寫字台,還記得1966年那個難忘的六月。

那時主席下決心發動無產階級*****運動的前夜,是真正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關鍵時刻,全國一片熱情高漲,他卻悄悄地來到這裏,就在那棟小別墅裏,就在那片不大的坪壩上,天知道這位偉人想了些什麼,算計了些什麼,決定了些什麼,但無疑的是那段時間,對於中國曆史,對於主席一生,肯定是具有深遠的意義的。

滴水洞的右側有一片竹林,不大,但青翠極了,據說主席父母曾經幫他討得一房媳婦,未過門的,死後就埋在那裏,主席是知道的,不知他當年是否會去她的墓前祭奠一番?倒是從別墅旁邊的防空洞步步上行,就可以爬到滴水洞後麵的山坡上去,那裏更加荒涼,加上以前是軍事**,連種田的都沒有。

順著崎嶇不平的小路,就可以一直走到\"石三伢子\"的石岩前。據說主席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能長命百歲,就到那裏祈求過山神,\"石三伢子\"也就成了主席的乳名,不知是否,但據說主席1966年的確去過。我們隻走了一段就放棄了。主席在給**的信裏把這裏稱作\"西方的一個洞,\"但他肯定不喜歡這裏,如同不喜歡韶山一樣,僅僅隻來過一次,就再也沒有來過了。

主席兩次回鄉都在六月,我們也是六月去的韶山。滿目翠綠,很是養眼。到滴水洞來的經曆令我們後怕不已,便索性從滴水洞步行走回韶山,區區四公裏路,還是不在話下的。我們是乘汽車離開韶山的,嚴重超員,沒想到有那麼多的人選擇和我們一樣的路線。我們都快被變成沙丁魚了,司機卻一路喇叭不停的在山間穿行,鬆林,蒿草,農舍,路麵不太好,坑坑窪窪的,顛簸得很,直到**湘潭市。

記憶中我隻到過一次湘潭,也隻住過**。就是從湘潭火車站乘公交車在市區轉了一圈,印象最深的就是公交車費力的向上攀爬湘江大橋的斜坡,湘江流到這裏已經很有些規模了,北岸的南湖公園的那幾片翡翠般的水麵一直在眼前晃動,於是就抽了個機會,跑去看了看那裏的亭台樓閣。

但是我卻無數次的從湘潭經過。從懷化乘火車經過,車窗外的湘潭對我是神秘的;而當我從韶山到達湘潭的第二天,我們站在湘潭火車站的站台上等過路的火車時,我感到我已經熟悉了湘潭,再就是我們那次從韶陽到長沙的路上路過湘潭,售票員不知與司機興奮的談論著什麼,那麼關注,把我們完全忘記了,我們也就落得清閑,乘著班車從**縣**湘鄉縣,取道湘潭市,經過易家灣,直奔長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