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一日
清晨5時起,從解放路乘3路車抵黃柏河碼頭。已是郊區,數年未來,風貌依舊。
乘一葉小舟離開,柴油機動力,僅乘20多人。船身很低,水麵垂手可觸 。長江風平浪靜,西陵峽,南津關,三遊洞款款而來,船貼岸邊,些許搖動。牛紮坪,平善壩緩緩而過。此船並非旅遊船,隻是短途客運。乘客多是附近山民,沿途停靠,看山野小村,青山碧水,牧童水牛,頗有情趣。
花3元船資,行17裏水路,近10點安抵石牌風景區。沿坡上岸,35元遊覽票,**景區。一條水泥小路沿長江南岸蜿蜒5公裏,遊人不多,沿途幽靜,江中輪船鳴笛宛如男低音*唱。著名長江第一灣畫著**的C形展現眼前。不得不為天公造物而折服。
左轉,一道溪流清澈透底,小魚遊動,水草搖曳。順溪而上,聽溪,三疊泉,觀溪流彎彎,聽水聲叮咚,確是世外桃源。信步走入山穀深處,黃龍泉飛瀑而下,冒險接得一瓶。嚐之,清涼而已。對壁山腰之琴〔情瀑〕令人叫絕。傳說一**所在,傳說二音韻似琴。一陰一陽,大珠小珠落玉盤,叫人浮想聯翩。
原路返回,遙望扇子山,走進蛤蟆泉洞。蘇軾父子,黃庭簡,陸遊均有詩詞唱和。洞中有山人賣貨。聚過去,買炸土豆片,還有桑泡〔桑樹之果實〕。嚐之,土豆油膩,桑泡全無記憶之甜美感,不由悵然。反到喝竹管接之泉水,涼而甘,尤為解渴。卻無虎跑,龍泉之清甜,不知陸羽茶聖何以將此地列為天下第一泉也。
走不多遠,有一圓柱形小樓,乃為龍宮入口。所謂龍宮,實為溶洞。正值午時,外麵烈日炎炎,洞內卻涼風嗖嗖,汗氣,暑氣一掃而光,快哉。喀斯特地貌,洞中有洞,上下貫通,曲折反複,隔不遠處有燈光照明,高達30多米之大廳,巍峨粗大之石柱,深莫難測之深潭,惟妙惟肖之造型,叫人流連忘返。
順小徑鑽出洞來,已是山腰。沿台階步步向上,太陽當頭,汗流浹背,氣喘籲籲,走走停停,最後走一條隻容半隻腳之陡直階梯到達山*。此乃燈影峽之精華所在-燈影石。形似蘑菇,頭重腳輕,單憑細頸托住**頭顱,曆千年而不倒,真是天下奇觀。郭沫若題寫摩崖石刻已看不清楚。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均在此,神通廣大之悟空卻不見蹤影。
山*一小食店生意紅火。一家人席地而坐,雞蛋,礦泉水,鹵牛肉,還有狼吞虎咽。休息片刻,一鼓作氣登上邀月亭。立於亭中,江風撲麵而來,爽快之感無與倫比。一江大水盡收眼底。大禹治水何以在此留一大彎,千百年江水衝刷居然無法衝開一條直道,真為山石堅實而感歎。
開始下山,過亂世穿雲,看厚實石牌聳立江畔,此乃石牌抗日保衛戰之見證。垂首牌下,回憶國軍浴血奮戰,壯懷**之情景,崇敬油生。尋一涼攤前,吃\"來一桶\",夫婦少歇,下午1點30分乘原船返回。(2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