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溪與夥計3(1 / 1)

車溪與夥計(下)

我們沿著來路回到麵包車上,小路變窄了,柏油路變成砂石路。很顛簸,在這遊客的一長排車魚貫前進,山穀變得也狹窄了,什麼娘娘泉,寶塔穀均無人感興趣,繼續向前,車行很久才看見眼前豁然開朗,這裏又有一片山穀中的開闊地,不知是猴年馬月的大水衝刷出溪邊有了成片平坦的農田,有了白牆青瓦的農舍,有了可以倒車的停車場,也有了房*上的電視接收鍋和無線天線。

下車後,跨過一座石拱橋向山邊行進,\"天龍雲窟\"的牌坊高聳在山前。U字形山勢,拾級而上,母親很快就氣喘籲籲了,隻得坐在一平台處小歇,其餘的人繼續爬山。所謂觀音岩隻是一凹進處,後人在此供奉了一座觀音石像而已。沿著山腰的石板路向前,再爬幾步階梯,來到一山洞前,名為\"水簾洞\"。彎腰**,名符其實,淅淅瀝瀝的山間磣水不斷滴落,有驚又涼,洞內又窄又矮,路麵有些濕滑,光線也不好。導遊小姐指著一個通向外邊的小孔告訴我們:\"這就是小小水簾洞\"。眾人大笑。

奮步向上,山中有一平坦處,安放有幾排搖椅,幾桌石凳,向上望,山勢險峻,藤蔓亂陳,隻能看見小小一片天,稱為\"坐井觀天\",倒也名符其實。好幾個導遊小姐此起彼伏的對唱起山歌來了,每每唱到末尾,所有遊客異口同聲的齊聲唱道:\"夥計\"。群山四和,回聲激蕩,個個笑逐顏開。嬌滴滴的女聲合著眾人放肆的叫喊,的確有趣極了,此情此景也真可叫做人間仙樂仙境仙音也。

**蓮花洞,這是車溪風景之精華,導遊小姐這樣介紹道。進去一看,除了大片的鍾乳石在泉水日複一年的衝刷下,在燈光的映照下,儼然成為片片蓮花,令人歎為觀止以外,與三峽地區其他的喀斯特溶洞相比之下,也沒什麼特色。沿石階下山,途中還有回音壁等景點,但絕好景致已經看過,隻是匆匆一眼而已。

溪邊石拱橋旁,有不少賣旅遊工藝品的,都是當地的農民。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妻子買了一座竹製的水車留作紀念。一行人在一農家門前的場坪上吃午飯,土雞,野兔,土豆片,家常豆腐,蒸雞蛋等等,還有苞穀酒。所謂農家飯,就是有些野趣罷了。回望天龍雲窟,深感此行不虛也。

現將夢裏老家車溪的簡介抄錄如下,以作紀念。

秀美的車溪風景區,位於宜昌城區江南的土城鄉,麵積18.64平方公裏,由八大景區組成(石仙穀,巴楚故土園,農家博物館,臘梅峽,寶塔穀,天龍雲窟,風洞,忘憂穀),其旅遊特點可用一二三四來概括,一種主體風--古樸自然的世外桃源;兩大自然絕景--地質奇觀,植物奇觀;三種文化特質--民俗歌舞欣賞,農耕家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種旅遊功能--獵奇探險遊,科普考察遊,休閑避暑遊,民俗風情遊。

綠色深呼吸,車溪休閑遊。帶著憧憬,辟一處淨土,看一線飛瀑,探一個溶洞,登一處險峰,聽一曲山歌,觀一場歌舞,喊一聲號子,踏一回水車,劃一排竹筏,品一壺臘梅茶,飲一杯苞穀酒,嚐一碗懶豆花,圍一堆篝火,宿**帳篷……(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