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葛洲壩(1 / 1)

又到葛洲壩

從上次發現的劉家大堰新建9號樓的地基前繞過,有一個小小的通道,順著不規則,不協調的台階走下去,就是下崗路,肖家崗派出所就在路口的轉彎處。沿路而上,這裏是大片的住宅群。新舊建築並存,紅磚,粉牆,瓷磚,塗料,兩三層,七八層,破爛不堪的,嶄新耀眼的,從牆上的字眼上可以看出這些樓棟分屬鐵路,礦產,走上坡,還有高高在上的葛洲壩高中,葛洲壩外國語學校。

繼續向前就是肖家崗了,又是連片的住宅樓,南腔北調的口音,拐過葛洲壩婦幼保健院,這裏是葛洲壩一公司的地盤,有幼兒園,戒毒所,還有小菜場。徑直向前,居然走到肖家崗路的盡頭,*頭不是腦,隻有跟著路人一起走,左轉右拐的下山,已是葛洲壩轉盤處,這裏是葛洲壩中心區,人來人往,倒也熱鬧。

沿路右轉,爬上一個大上坡,為國家電力設計院所在,倒叫人有些敬意。這裏似乎是常劉路的起點,6號。從一座混凝土橋上橫跨鴉官鐵路,來到熙熙攘攘的常劉路集市。這是一個熙熙攘攘的路邊的集貿市場,這裏不象城市,地地道道似乎是一個鄉村集市,說宜昌話的不多,近似河南話的丹江話倒不少。有些柔和,有些大度,不象宜昌話那麼生硬,那麼很不講理。白菜,蘿卜,雞鴨魚肉,也叫豐盛吧。牆上貼著的一張賣翻新洗衣機的紙條令人忍俊不止:看一看,翻新後使用十八年的洗衣機!天哪,洗衣機也能翻新,就夠神奇的了,還能使用十八年,豈不是天方夜譚。

可以跟隨人流上山,一直走到望洲崗村的路盡頭。這裏全是兩三層樓的農家建築,很少有人在家,顯得靜悄悄的。回程下山時,從葛洲壩一公司常劉小區裏穿過,很大,很壯觀,樓棟的牆壁上赫然標明有50棟。重回常劉路上,水泥路麵隻鋪到宜昌聯運公司修幹所,往前就是一片泥濘。踮著腳在泥坑之間跳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八二七貨場。一路雖然沒什麼新奇之處,但大多是初次尋訪,還是意義很大的。

也可以從新建成的三層樓的望洲崗集貿市場那附近走過橫跨鐵路的人行天橋,順著一條陡坡向上爬,這裏叫望洲崗路。一路上坡,沿途全是有些陳舊的葛洲壩一公司的住宅樓,還有老年活動中心。轉來轉去的蜿蜒爬上山,道路一直沿著山脊延伸,一到下坡就變成鎮鏡山路,一路下山,左側山腳一排排新的住宅樓群在冬日的映照下十分壯觀,這裏叫鎮鏡花園。右走,就是葛洲壩轉盤處。

順著鎮平路一直走到葛洲壩船閘,正確地說,這裏應該叫葛洲壩水電樞紐。第一次發現這裏有一個葛洲壩公園。坐在草坪上歇息了一會兒,繼續向前,又開始爬山。這裏已變成葛洲壩七公司的地盤,地名叫綿羊山,坡度大得嚇人,兩邊全是陳舊的住宅樓,好多年了,大多還是紅磚青瓦的筒子樓。

路在山上盤旋,最終直線上升,是一所綿羊山小學。返身回行,在一所服裝廠前順著台階下山,彎彎拐拐,一抬頭,又是鎮平路。原來已經在葛洲壩粘合劑廠門前了,向前就是黃柏河大橋了。站在橋上,河水渾濁,江邊停了不少的船舶,從魚劃子,拖輪,滾裝船,到貨輪,旅遊船。

我沒過去,隻是沿著江邊走著。這裏是上導堤路。葛洲壩工業公司,企業公司全在此。一路走來,信目遠眺,蝦子溝碼頭和夜明珠碼頭繁忙一片,一個是磷礦外運,一個是滾裝船把貨車運上萬縣。而遠處的西陵峽口以及大壩堤頭都曆曆在目,江裏少有船行,也許都從大江那邊走了,隻是空中時而傳來悠揚的汽笛聲。

我又走回到船閘處,有一艘高速快艇放著音樂正在催促客人們上船。看了一下價目表,宜昌到秭歸,55元,還是*貴的。順著鎮平路往回走,想去逛逛葛洲壩公園,似乎還在收費,隻得放棄。走到半路,從葛洲壩集團門診部徑直走進葛洲壩機關大院。這裏整潔多了,講究多了,樹木成行,建築成色也新多了。

走出大院,走過葛洲壩職工俱樂部,在巍峨的金融大廈前經過,由此拐入葛洲壩中心集貿市場。這裏是樵湖一路,整整一條街都是商鋪,小攤小販把不寬的路麵擠得滿滿當當的,轉了轉,人很多,衣服,鞋帽,蔬菜,肉食,還有皮鞋鋪,做窗簾的,移動通信,幹洗店,賣木製品的。路中間停著一大排帶篷的三輪殘疾人機動車,這是葛洲壩的一景,放在宜昌城區,早就取締了。隻是從葛洲壩中心醫院轉向東湖一路,又是一個熱鬧之處。(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