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走壩頭(上)
出門很早,小區裏還有些冷清,樓下胖大嫂的麵攤上還隻有一個食客,連坡下的那家削麵館也空著不少座位,東山大道上的車輛少了不少,公交車也就加快了速度。有些淡淡的晨霧,不嚴重,但灰蒙蒙的,用力抬起頭來,可以看見很高的天宇間有著越來越大的光亮和金黃,今天是個晴天。
已經記不得來過多少次葛洲壩船閘了,大多都是陪同參觀,草草一瞥罷了。走在早晨的船閘上,曆時半年的維修已經結束,那些裝飾板和牆麵漆還是很鮮亮的。走在3號船閘的閘*,一麵是深綠色的柑橘樹,一麵是靜靜的一閘碧水,事實上並非清澈,有不少廢棄物在渾濁的水麵漂浮著。從船閘尾部的**的人字門*上的通道走過,三江裏是淺淺的江水,閘室裏是一池深水,機房裏伸出來的傳動裝置和**的齒輪係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過去是三江衝沙閘。全都緊閉著,隻有極小股水流潺潺,不遠處的江麵也是一片平靜。在我的印象裏,似乎沒有見過這座衝沙閘運行的情況,隻是見過大獎衝沙閘噴湧的壯觀景象,但和三峽大壩那氣勢磅礴、飛流直下的場麵相比,也隻是小巫見大巫而已。繼續向前就是2號船閘,閘室內有好幾艘貨輪正在過閘,閘室的閘壁**潤的,可以毫不費力地看見那些貨輪各式各樣的船*。桅杆上懶洋洋的飄著國旗,有水手在船舷邊抽煙。
走出2號船閘,也就走出了葛洲壩遊覽景區,一條柏油路穿過水力發電廠的壩*,筆直的一直通向江南那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之中,有塊*示牌提醒:禁止步行通過大壩。若幹年前我是經常從此路過的,自從有了長陽木橋溪的山桂竹的采購以後,經常會帶著自己公司的那輛140貨車,早去晚歸,車頭壓滿了沉重的竹子,車尾最長的一根竹子的尖梢上係一塊紅布。有一次因為超長在大江那邊而被交*攔下,後來是怎樣解決的,卻忘得一幹二淨了。
向右轉,就步入了三江防淤堤,堤麵寬寬的,一半是水泥路麵,一半是石板路麵,還有青石圍欄,圍欄外就是因為建成年代久遠而顯得有些破損和發黑的護堤。沒什麼船隻,隻看見長江電力的4號發電船靜靜的停在碼頭上。太陽還沒有完全從雲層裏露出來,霧氣依然彌漫著,望著不遠處的黃柏河畔的一棟高大的建築物有些迷惑,想了想才認出那就是依從航道的指揮塔,就有些自嘲了。
防淤堤上是一片平坦的土地,不知是不是原來的郭家壩,但還是很有層次感,一片鬱鬱蔥蔥的塔鬆過後,是一片依然光禿禿的桃林,連樹葉也還沒有發芽,更多的還是顏色濃鬱的柑橘。有些廢棄很久的平房還頹廢的聳立著,門窗都被拆除了,顯出一個個黑洞洞的窟窿,不知是哪裏來的墾荒者在荒草裏開墾出小片菜地,白菜、胡豆、大蒜苗,還有菜苔,一人一輛自行車,既鍛煉了身體,又有些農家樂趣,何樂而不為呢。當年興建330工程時留下的那些紅牆石棉瓦的廁所還在,一個老人尚若無人的在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