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春之行(3)
三、20060511
清晨5:30就被遠在宜昌的提醒起*的電話鈴聲所喚醒,因為前天乘坐深夜航班,僅僅隻睡了三個多小時,所以睡得很沉,但睡眠質量還不錯。簡單的洗漱以後去酒店餐廳吃早餐,昨天導遊在車上就提醒過大家,因為今天首先要趕路,加上所要參觀的玉*雪山景區人流較多,排隊等候乘坐索道纜車時間過長,為了能欣賞到更美的景觀,需要早起錯峰遊覽,當然沒問題。
離開了大理,車行平穩,到麗江有180公裏,車程大概用了3個多小時,本來還可以在車上打個盹,可是因為對那座位於麗江玉*納西族自治縣境內、麗江市區以北15公裏外的玉*雪山充滿好奇,所以很興奮。導遊介紹說,玉*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高山雪域風景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而玉*峰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還給我們介紹這座納西族心目中的神山的一些傳說故事,有戰爭的,也有愛情的。
按照宣傳資料說,這座雪山是國家5A級風景區,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隨著節令和氣候變化,有時雲蒸霞蔚,玉*雪山時隱時現;有時碧空萬裏無雲,群峰晶瑩耀眼;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豔無比。被說成是翠鬆白雪,玉帶如*,至美雪域。因為山上和山下溫差大,地被迥異,於是沿途可見到植被從春意盎然慢慢演化成寸草不生,簡直判若兩個世界。
因為是著名景區,上山的道路維護的很好,隨著距離雪山越來越近,路上跑的幾乎全是旅遊車,所有的車幾乎全是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的一路向上。在導遊不厭其煩的交代高原登山注意事項的時候,在全車遊客充滿期待的關注之中,於是在旅遊中巴的前方,那座莊嚴而又**的玉*雪山就一點點的映入眼簾了。
這座被元代宣尉使李京稱為\"天下絕\"的玉*雪山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在做著永恒的飛舞,故名玉*雪山。又因為玉*雪山的岩*主要為石灰岩與玄武岩,黑白分明,故又稱為黑白雪山。玉*雪山最佳觀賞時間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天氣晴朗幹燥,雪山上白雪皚皚;可是我們這次出遊的時間在春夏交際的紅五月,不僅可以看見山下的萬木生長,也可以看見山*的白雪依舊;既可以欣賞夏日積雪的美景,又可以領略基岩*露而形成的黑色山脊崢嶸,同樣別有一番情趣。
藍月穀原名是早前人們所熟知的白水河,因為那位英國作家詹姆斯 希爾頓筆下的《消失的地平線》中的藍月亮山穀近似於此,為了旅遊需要,所以改名藍月穀。當地還鄭重其事的解釋說,因為那裏晴天時,水的顏色是乳白色的,陰雨天是天藍色,而且山穀呈月牙形,遠看就像一輪藍色的月亮鑲嵌在玉*雪山腳下,所以得名。反正和宜昌西陵峽裏的景點由石牌改為三峽人家一樣,都是形勢的需要。不過那個藍月穀真的美得一塌糊塗,叫人歎而觀止。
人流最多處無疑就是排隊等候乘坐冰川大索道的封閉式纜車上升到海拔4506米的那座標誌處。我們去的時候雖然過了五一假期,也不是旺季,人依然很多,排隊等了一個小時才坐上登山的纜車。雖然天氣晴朗、陽光普照,但由於海拔很高,雲霧繚繞,加上纜車懸在半空,而且一路向上,像我這樣患有恐高症的女人自然會害怕,也會心跳加速,加上有些高原反應,纜車在懸崖峭壁之間移動,還是很驚心動魄的。
終於下了纜車,那裏的海拔是4508米,好在氣溫在二十度以上,又是一個大晴天,雖然山*上麵白雪依然,可是氣溫一點也不低,來的時候自備了保暖**、毛衣及外套,誰知到了山上熱得要命,大呼上當;高原反應如期而至,雖然提前嚼了些人參片,可是依然耳根發脹,不得不花38元一人買了一瓶原價100的氧氣,這才能支撐下去;雖然在乘坐纜車的時候嚇得兩腿發抖,可是吃了些巧克力,早餐也吃得飽飽的,當然會堅持繼續步行登山,沿著長長的棧道一邊喘著氣,一邊吸著氧,隨著大家一起去到冰川雪峰最近處。
站在4680米的標誌牌前留影,抬望眼,玉*雪上的主峰扇子陡就在眼前如同一柱擎天,因為山上風大,不時風起雲湧,可還是汗流浹背;時而有些陽光光芒萬丈,天空似乎近在咫尺,不禁感慨萬千。登高俯視,一馬平川、廣闊坦蕩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不遠處的麗江城也曆曆在目,就有了些當年登上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勝利的快意。
麗江以依傍在麗江(金沙江古名)灣而得名。《明史雲南土司傳》記載:\"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遊記中說那座土司宮殿\"宮室之麗,擬於王者\",而麗江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納西族稱為\"鞏本知(倉廩和集市的意思)\",所以\"富冠諸土郡\";而城鎮的大研之名則因為其位於麗江壩子中心,四周青山環繞,形似一巨硯。反正,明代的雍正元年(公元1723)改土設流,這才使得這裏列入了國家管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