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有了魚塘,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肥魚。
經過兩三年的發展,京都人已經習慣了每隔一些時日就刊印出的話本,這種話本行文簡單,故事豐滿,但凡能認字就能看懂,不用先生講解。
最關鍵的是,售價極其便宜,每月有好幾本不同的話本都會刊印出來,若是都買的話,銀錢未免有些不足,但是,可以合買的嘛。
至於有錢的主顧,那就全隨心意了,書肆樂的你全買。
餘筱影剛開始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看話本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一些貧苦書生創收,但之後,話本的銷量喜人,書肆的管事自然就在這上麵下足了功夫。
管事的牢記“豐富京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宗旨,再加上餘筱影給的各種梗作指導,如今這家書肆刊印的話本已經隱隱成為了京都流行風向。
大家習慣了在固定的日子去書肆守著自己想要看的話本刊印出來,若是晚上一兩日,還會過來催。
習慣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掉,看話本也是一樣,嗯,上癮,沒辦法。
後宅裏的婦人不能常出來走動,還有不少養在閨閣的女兒家,空閑多得很,這家書肆刊印的話本種類齊全,總能尋到想看的。
京都最近流行的是一本叫作《良緣注定》的話本,前半部分跟《梁山伯與祝英台》差不多,女主女扮男裝入書院結識了男主,兩人暗生情愫,男主卻為兩饒男子身份而煩憂。
之後男女主離開書院歸家,正好逢到家中要給各自定親,兩人被逼無奈,各自定下了親事,之後的經曆是《上錯花轎嫁對郎》裏麵的了,陰差陽錯之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後麵的故事就是宅鬥部分了,主要是跟奇葩親戚鬥爭,兩家的親戚像是滅不完的強一樣,才打走一個,又來了兩個,鬥爭生活十分精彩。
夾雜其中的,就是兩人生子育子,又沒有妾煩憂,生活得可謂是有滋有味。
目前已經出到第十本了,男女主的第二個孩子都兩歲多了。
餘筱影看到這話本時,被作者亂燉經典梗的做法先是驚了一下,後來意識到這畢竟是另一個時空,這些故事並沒有問世,隻能是作者本人比較有想法了。
之所以選擇這個話本試手,自然是因為它目前比較暢銷。
其實這本書並不符合她平時看話本的品味,前麵的故事太老套,後麵的宅鬥她又不想看,總而言之,這話本完全吸引不到她。
但其他人不一樣啊,前麵的故事有波折又有甜,後麵的故事正契合了後宅婦饒心思,更何況,裏麵教子育子部分寫得十分詳細,餘筱影十分懷疑,這本書是出自深宅婦人之手。
把這故事大致分成三部分,前麵一部分可以出些筆墨紙硯類的產品,針對的群體是讀書人,因為前麵部分是講書院生活的,不少書生們也愛看。
中間部分自然是要出男女主周邊的,沒辦法,CP粉的存在實在強大,還可以出一些胭脂水粉,正好馮雲也在,他之前就幫忙尋過做這些的師傅。
之後就是針對孩子的了,什麼木雕石刻,抱枕布偶什麼的,統統都做出來,讓看書的人也享受一把擁有實物是什麼感覺,她們不用沒關係,隻要想到給孩子用就可以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體驗一下做女主的感覺。
魚養大了,是時候撈出來了,這般好事豈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