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古代水泥~!(2 / 2)

“閻叔打算用何種材料來造這些大樓~?”

這麼“二”的問題,讓閻立德很是無語,他道:“當然是磚石,如此高的建築,可不能隻用木料~!”

被人當成傻逼,李澤軒老臉上也不太好看,他直接問出主題,道:“那這磚石之間,該用何種東西粘連~?”

閻立德的麵色頓時更加古怪,他頓了半晌才說道:“當然是用糯米灰漿了~!小軒你...你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那你還為何要設計這麼高的大樓~?”

“額,還真不知道~!小子想著先設計出來看看能不能造,不能造的話,小子再想別的辦法,咳咳,閻叔,這糯米灰漿砌的牆牢不牢靠啊~?”

閻立德無語,虧他先前還在讚歎李澤軒精通建築設計呢,現在看來,這貨有些方麵完全是個小白,他搖了搖頭,道:

“當然牢靠~!長安城的城牆就是用糯米灰漿砌的,你說牢不牢靠~?”

事實上,古代的建造工藝,遠遠沒有李澤軒想象中的那麼low,這時候雖然沒有水泥,但是有很多替代品。

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膠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羅河的泥漿砌築未經煆燒的土磚。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到2000年間,古埃及人開始采用煆燒石膏作建築膠凝材料。

公元前146年,羅馬帝國吞並希臘,同時繼承了希臘人生產和使用石灰的傳統。羅馬人使用石灰的方法是先將石灰力口水消解,與砂子混和成砂漿,然後用此砂漿砌築建築物。采用石灰砂漿的古羅馬建築,其中有些非常堅固,甚至保留到現在。

後來古羅馬人對石灰使用工藝進行過改進,在石灰中不僅摻砂子,還摻磨細的火山灰,在沒有火山灰的地區,則摻入與火山灰具有同樣效果的磨細碎磚。有人將“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組分砂漿稱之為“羅馬砂漿”。

在歐洲建築史上,“羅馬砂漿”的應用延續了很長時間,它的性能,基本上已經接近了現代的水泥。不過,在公元第九、十和十一世紀,該砂漿技術幾乎失傳。

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羅馬砂漿,沒有水泥,但勤勞聰慧的古代勞動人民還是發明了其他替代品,應用最為廣泛,流傳時間最長的,當屬糯米灰漿了。

據記載,至少不晚於南北朝時期(公元386~589年),糯米灰漿就已成為比較成熟的技術。

將糯米熬漿摻入陳化的石灰膏中可以增加灰漿的黏結強度、表麵硬度、韌性和防滲性,明顯提高磚石砌築物的牢固程度和耐久性。

時至今日,許多使用糯米灰漿的古代建築,例如南京、西安、荊州、開封等地的古城牆,以及錢塘江明清魚鱗石塘等,雖經百千年的風雨衝刷,仍然非常堅固。

事實證明,糯米灰漿是性能傑出的建築膠凝材料,用糯米灰漿建造的古建築,其工程質量絲毫不弱於現代的一些鋼筋混凝土建築。

所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瞧,古人的工藝技術,也並非是一無是處,仍然有許許多多的閃光點。

.................................

51928/2170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