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長安夜話!(1 / 2)

後世的傳說中,說李淳風的師父是袁天罡,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隋仁壽二年,李淳風生於岐州雍。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等。

李淳風的父親李播,在隋朝時曾任縣衙小吏,以秩卑不得誌,棄官而為道士,頗有學問,自號黃冠子,注《老子》、撰方誌圖十卷、《天文大象賦》等。從小被譽為“神童”的李淳風在其父的影響下,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天文、地理、道家、陰陽之學。

隋大業七年,九歲的李淳風遠赴南坨山靜雲觀拜至元道長為師。隋大業十四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唐高祖武德二年,時年十七歲的李淳風回到家鄉,經李二的好友劉文靜推薦,成為秦王府記室參軍。(傳說中的道士下山)

貞觀元年,李淳風被授予將仕郎,入太史局供職。在置掌天文、地理、製曆、修史之職的太史局,充分展現其才智,他這一進太史局,就鞠躬盡瘁了四十年!

“諺兒,其實為父本來不想你進炎黃書院的,你從小聰穎絕倫,而且頗有靈根,若為父所料不差的話,你日後肯定能繼承為父的衣缽,不過現在你去了炎黃書院,那日後還真就不好說了!”

書房內,李淳風看了一眼兒子,歎氣道。

李諺正欲說話,就聽外麵響起了他娘的聲音:“諺兒,夫君,晚飯做好了,出來用飯吧!”

“好的,娘親!”

李諺連忙應了一聲,李淳風見狀笑了笑,便拉著兒子出門吃飯了。

……………………

“觀音婢,你看看這篇文章寫得如何~?”

皇宮西苑,麗政殿。

李二放下毛筆,拿起書案上的一張宣紙,走到床邊,對長孫皇後笑道。

“陛下一過來,就一心撲在了書案上,妾身早就想看看了~!”

長孫輕笑一聲,接了過來,展開一看,頓時驚訝道:“呀!陛下的書法又有精進呢~!”

“是嗎~?嗬嗬~!”

李二心中得意,索性坐了下來,攬著長孫皇後的腰肢,跟她一起看了起來。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

長孫笑了笑,接著便將注意力放到了文字的內容上,看清開篇,她便忍不住輕聲念了出來。

隨著繼續往後深讀,長孫臉上的訝異越來越濃重。

讀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這段氣勢恢宏的排比時,長孫皇後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等到最後“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時,長孫皇後仿佛感受到文章撰寫之人當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咆哮與震天呐喊,她整個人都有些顫栗,與她緊挨著的李二,都能感受到她身上的顫抖。

“陛下,這,這文章太震撼了!妾身一介女流,看了這文章之後,都忍不住熱血沸騰!”

長孫皇後深深地喘了幾口氣,才讓洶湧澎湃的內心稍稍平複了一些,然後她望著李二,說道。

李二笑問道:“嗬嗬~!這還不算震撼,若是聽人讀出來,那才叫震撼!觀音婢你猜猜這文章是何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