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藍田縣也在一點一點地發生著變化,轉眼便到了二月中旬,許多百姓們都察覺到了藍田縣最近發生的變化!
“奇趣閣要在咱們藍田縣開分店了!”
“真的嗎?看來侯爺是開始重視咱們縣了啊!”
“豈止是奇趣閣?聽說醉仙樓、奇趣文化,還有巧匠閣、鑒寶閣、清雅齋、雅玩軒、玉寶堂、坤寶閣、慧藏齋、聚寶齋這些長安城內有名的大店鋪,全都來這邊開分店了!”
“真有這回事兒?我咋不知道呢?”
“嘿!那還有假?昨個兒天快黑的時候,俺看見南市坊那邊,有好幾家店鋪,牌匾都掛上了呢!估摸著這兩天就要正式開業了吧?”
中國的坊市製度起源於西周,在隋唐時期逐漸成熟,“唐製,百戶為裏,五裏為鄉,居州縣郭內者為坊,郭外者為村,裏、村、坊皆有正。裏正掌按比戶口,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坊正掌坊門管鑰督察奸非。”可見,唐時裏坊有了明確的劃分。
在都城長安,“皇城之南,東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東、西各十二坊,兩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而藍田縣縣城,雖然占地麵積隻有長安城不到十分之一,但城內依然嚴格遵循著這個時代的坊市製度,分成了十個民坊,一個市坊,所有的商鋪、酒樓,都在城南的市坊裏。
“嗬!那豈不是說,往後咱們不用大老遠跑去長安城,在藍田縣這邊,就能吃上長安城那邊的美食,買上長安城的好貨了!哈哈!”
“嘿!還真是!等醉仙樓開業了,老夫得去嚐嚐,看是不是跟長安的醉仙樓一個味兒!”
“喲!吳老爺,也就隻有您能吃得起了,像俺們這樣兒的,不管在長安城,還是藍田縣,可都吃不起醉仙樓的飯菜!俺到時候還是去奇趣文化給俺家娃買本書,那兒的書還是很便宜的!”
“嗬嗬!說笑了!說笑了!”
萬眾期待,此刻隻能用這四個字來!畢竟如果家門附近便有上好的貨物與可口的美食,沒人會願意大老遠地去長安城的。因此,藍田縣的百姓們都期待著這些從長安搬過來的店鋪早些開業!
“奇趣閣、醉仙樓、奇趣文化今日開業,七折大酬賓,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你們快看,報紙上寫了,今天奇趣閣、醉仙樓就開業了!”
早上準備出行忙碌的人們,遇到賣報的童子,隨手買來一份報紙,不經意間瞅見了報紙中間的小“廣告”,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一傳十,十傳百,沒過一會兒,整個藍田縣縣城立馬沸騰了!
“七折優惠?這也太劃算了!今兒總算能在醉仙樓吃得起一頓飯了,必須得去嚐嚐鮮!”
“沒錯!同去同去!哦,俺還要順便去買兩本書!”
“哈哈!快看,不止醉仙樓和奇趣閣!巧匠閣、鑒寶閣、清雅齋它們也是今天開業!而且也是七折優惠!”
“嗬!那老夫今兒說什麼也得去買一輛自行車了!七折的優惠,再加上會員卡,這一輛自行車算下來隻要兩百多貫!太便宜了!”
“霍!還真是啊!買自行車!今天必須買自行車去!買到就是賺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