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臣看在眼裏,都是在心中暗讚。
主要是這貨有一副好皮囊啊!
“哦?永安侯你有何計策?快快講來!”
李二眼睛一亮,有些期待地問道。
他今日叫李澤軒來上早朝,主要是為了想讓李澤軒能夠參與到大唐與突厥的事務中去,畢竟以後攻打突厥,他還想讓李澤軒貢獻力量呢!
他倒是沒想到李澤軒還能對大唐、突厥的目前形勢有自己的見解!
在阿史那思摩離開大殿的時候,李澤軒已經在心中醞釀一個計劃,此刻他早已成竹在胸,聞言,他拱手道:
“陛下,臣建議立刻發兵朔方,攻打梁師都,解決這個我大唐境內的最後障礙!”
李二聽罷,心中微微失望,道:“兵發梁師都?這與突厥有什麼關係?”
李澤軒沉聲道:“陛下,這次突厥派使者想用梁師都來交換契丹部,足以見得當今突厥國政混亂,已經無力庇護梁師都,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將其一舉拿下?
當年,梁師都聚兵盤踞朔方,並私自建國,使得朔方之地成為了大唐與突厥之間的天然屏障,此次,我們若是發兵朔方,梁師都不敵的情況下,肯定會向頡利求援,頡利又不忍失去這道屏障,肯定會派兵相助!
一旦頡利派兵援助梁師都,與大唐軍隊交手,那他就違背了當年的盟約,這無疑是給了陛下您發兵突厥的理由,既然他違背盟約在先,那我們為何不能主動進攻突厥?
所以,此戰的象征意義遠遠大於現實意義,遠非得到地盤這麼簡單,因為在此戰期間,東突厥一旦救援梁師都,就直接給了我大唐攻打突厥的理由!
若是頡利識破了我們的計策、不救援梁師都,那也沒關係,能夠除掉盤踞在朔方多年的割據勢力,對於維持我大唐的後方穩定也有不少好處,正好,還能為以後兵發突厥提前練練兵!
故而,此計一出,無論頡利作何應對,我們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大殿之上,李澤軒侃侃而談,一條針對頡利可汗的完美無缺的計劃,從他口中被娓娓道來,文武百官一個個地是越聽眼睛越發亮,李二亦是聽得一臉驚喜、頻頻點頭!
待李澤軒話音落罷,李二忍不住拍案道:“好!好!好計謀!眾位愛卿以為,永安侯之計可行與否?”
程咬金立馬走上前,眉飛色舞道:“嘿嘿!陛下,老臣以為,永安侯之計大大地可行!梁師都那小老兒占著朔方那麼多年,早就應該滾出我大唐了!陛下若戰,俺程知節願領兵去取梁師都的項上人頭!”
話說隻要有仗打,這個老家夥就來勁,前一陣打管城縣他都沒有打過癮,現在要打梁師都,他就更加來勁了!
更何況他也覺得李澤軒提出的這條計策很靠譜!
秦瓊也走上前,抱拳道:“陛下,老臣認為永安侯之計可行!就算逼不出突厥的援兵,我們也能收複朔方,徹底統一中原!”
李靖這時也出言道:“陛下,永安侯此計甚妙,於咱們來說是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對頡利來說,卻是進退兩難!臣也認為此計可行!”
“臣等附議!”
李澤軒這條計謀,不會讓大唐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更能讓大唐在與突厥的對峙中,化被動為主動,可謂是既滿足了主和派的心願,又滿足了主戰派的要求,文武百官誰敢不同意?不同意的那就隻能是私通突厥的奸細了!
所以,大唐軍神一表態,頓時就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文武百官,皆表讚同。
李二龍顏大悅,道:“好!既然如此,那便這麼定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蕭瑀、閻立德、李靖、李績、李澤軒程知節、秦瓊、尉遲敬德、牛進達、段誌玄、柴紹、薛萬鈞,留下與朕商議出兵事宜,其餘臣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
51928/21606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