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天龍密謀!(2 / 3)

沉思片刻之後,李澤軒腳尖輕點,整個人離開地麵,騰空而起,朝著最頂上的那個箱子飛去,就見那箱子的頂麵被人打了五個小孔,剛好能穿進五根鐵絲!

李澤軒將穿進木箱的鐵絲拔出,然後他抱著木箱又返回到地麵上,剛準備打開木箱一探究竟時,便聽見太廟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心中一動,轉身迎了出去。

剛走到太廟正門對著的大廳,就見李二龍行虎步走了進來,李澤軒連忙拱手行禮,道:“參見陛下!”

李二麵沉似水,語氣不善道:“哼!永安侯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太廟鬧事!”

李澤軒拱了拱手,一臉認真道:“陛下,臣沒有鬧事,臣來太廟,隻是為了查案!”

“查案?”

李二聞言,心中頓時一沉,事情果然已經到了他所預料的最壞的情況,天龍教的勢力已經滲入到了皇宮之中!想到這裏,他臉色難看地問道:“那你可查出什麼了?”

李澤軒正欲說話,忽然語氣一頓,猶豫片刻後,他開口道:“陛下請屏退左右,隨臣一同去一個地方!”

既然安德忠這樣的人物都能為天龍教所用,李澤軒實在不確定李二的隨從之中就一定沒有天龍教的奸細,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他才建議李二屏退左右,單獨和他去往西北麵的那間特殊的屋子!

李二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聞言他沒有多做猶豫,直接扭頭吩咐道:“你們都在外麵候著,今日沒有朕的吩咐,誰都不能靠近這太廟半步!”

“喏~!”

跟隨李二來的一眾禁軍和幾個太監,紛紛抱拳應諾道。

李二點了點頭,然後回身看向李澤軒,淡淡地說道:“帶路!”

“是!陛下!”

李澤軒應了一聲,轉身帶著李二,朝西北麵第一間屋子走去。

沒過一會兒,二人便來到了存放硫磺、炭粉的那間屋子,李澤軒指著屋裏的那些木箱子,對李二說道:“陛下,這些箱子便是安總管派人從宮外運過來的,它們便是天龍教的密謀所在!”

“你說天龍密謀跟這些木箱子有關?”

李二目光一凝,有些難以理解道。

“沒錯!”

李澤軒點了點頭,隨即指了指屋脊附近瓦縫裏麵垂下來的五根鐵絲,道:“陛下請看,這五根鐵絲的另一端,是與屋脊上的鎮龍相連,而另一端,則是cha入了這些木箱子的其中一個!陛下可知這些木箱子中放的是何物?”

……………………

木頭趴在古老的樓棟軀體上,在日漸斑駁中飽受著大自然的“拷打”。雷電最是不甘枯寂,會從雲端跳落,一次次“啃咬”木頭的軀殼。於是,古時的匠人用智慧展開了一場場的博弈,以換取寓舍在雷火下的幸存。

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矗立著一座高三十九米,八角七層的磚塔,看上去格外挺拔。磚塔屬八角攢尖寶頂,中間有一柄黝黑的鐵杵直指天穹。四周的裝飾物皆依其所構,呈現出八麵包夾的模樣。連接寶頂起固定作用的幾條鐵鏈則順著垂脊向翼角攀爬,逶迤垂下,最終以匍匐的姿勢向大地一體皈依。它就是慈氏塔,也是這個文明古國的先輩們智慧與雷火相互對峙的最早實證。正是得益於鐵杵和鐵鏈的組合,才使古塔能在無數次的雷火裏幸運逃生。

避雷針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而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現在了中原大地!《炙轂子》中,有這樣的記錄: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一位巫師建議,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置層頂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屋頂上所設的魚尾開頭瓦飾,實際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認為是避雷針的雛形。

在眾神相擁的古代,樸素的科技隻有圍著宗教“轉山”,才能在前人的將信將疑中生根,萌芽。於是,先輩們對於雷電的規避便尾隨了那個時代的文明一起,被放牧在等待覺醒的河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