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這麼說來,我算不算是已經成功了~?那你當初答應我的可要算數啊!”

聽到李澤軒的肯定,墨淩薇頓時興奮了起來,連忙道。

李澤軒輕笑道:“嗬嗬,這離成功還遠著呢!當初我說的可是讓你們造一台天文望遠鏡來著,墨姑娘你莫不是以為憑借這個小東西,就能看天上的月亮吧~?”

墨淩薇好奇的眨著眼道:“怎麼就不行了?我這千裏眼已經可以看得很遠了,難道不能拿來看月亮嗎~?”

“當然不能!”

見旁邊的閻少寧也是一臉疑惑,李澤軒隻好耐心的給他們解釋道:“之前我跟你們說過,這千裏眼的放大倍率跟物鏡和目鏡的焦距之比有關係,你們現在做的這個千裏眼,放大倍率頂多也就七到八倍左右,也就是說用這個看一百丈遠的人,也就是拉近為大概類似十到十二丈左右的距離在觀察,而月亮距離我們大概有八十八萬裏,你們說憑借這東西,我們能看清月亮長啥樣嗎?”

(平常月亮距離地球大概是四十多萬公裏,在唐代是以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並規定三百步為一裏,一“步”的五分之—為一尺,唐代—尺合現在0.303米,一裏合四百五十四米,折合下來地月距離差不多相當於唐朝的八十八萬裏)

“八十八萬裏?那得多遠~?”

二人聽罷後,咋舌不已,閻少寧想了想,問道:“小軒,按照你的意思,接下來我們是不是隻需要增加千裏眼的放大倍率就可以了~?”

李澤軒忖著下巴,回道:“嗯,但不僅僅是增加放大倍率的問題,當放大倍數過高時,千裏眼最終所成的像會發生很嚴重的畸變,你們必須想辦法減少成像畸變的問題,不然放大倍數再高也沒有用~!”

墨淩薇皺著眉頭,不解道:“山長,什麼叫做成像畸變?”

也不怪她孤陋寡聞,主要是這些知識在第一冊的物理教材中還未曾講到。

李澤軒組織了一番語言,解釋道:“先前我給你們講過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其實那些都是光線靠近中心光軸的情況,但實際上總有一部分光線不是在靠近中心光軸的位置,它們處於透鏡的邊緣,這部分光線最終成的像與實際物體相比,是發生了一定的形變,我將之稱為畸變!

對於千裏眼,你若是想要獲得更高的放大倍數,它的整體光路的長度就會變得更長,這時候,本來一個很小的畸變經過這麼長的光學係統後,畸變程度會變得更大!所以你們日後在增大千裏眼放大倍率的同時,可不要忽略了成像質量!根據我的經驗來看,你們隻要能保證三十倍以上的放大倍數,就能基本滿足天文觀測的要求!”

對於望遠鏡這玩意兒,李澤軒是非常非常熟悉的,在高中的時候,他宿舍一哥們兒就帶了一個望遠鏡,美其名曰看宿舍對麵的風景,可是對麵特麼的就隻有女生宿舍。最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小子的望遠鏡被突然查寢的班主任給沒收了。

在上大學的時候,得益於學校的地理位置,在一次首都某天文館的開放日,他花了三十五塊錢進去溜了一圈,也算是親自上手過天文望遠鏡,而且他本科跟研究生期間的所學專業,涉及了相當大一部分的光學知識,甚至在實習中還親手打磨過透鏡,在唐朝這個時代,他完全能稱得上是光學方麵的專家!這也是為什麼他能給墨淩薇、閻少寧他們解釋的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