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奉旨撫民,朱慈烺就不能每天都回宮,隻有完成了旨意才能回宮複旨,於是他帶著一群東宮親衛住進了在外城的端王府。
端王府的主人是端王朱常浩,是萬曆皇帝的第五子,比朱慈烺的輩分都高了兩輩,十二年前去了漢中封地,隻留下一個管家和幾個仆役打理端王府。
按照大明祖製,皇族出行在外不能隨意居住在衙門,衙門是辦公事的地方,屬於公家,不是皇家的私產,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也隻能住在行宮或者就近住在藩王府中。
不像後世的滿清,國以私用,全天下都是皇家的奴才,下江南可以隨意住在衙門或者大臣家裏,美其名曰親民。
朱慈烺原本是想住在崇禎當皇帝以前的信王府的,信王府極大,是端王府的兩倍,可信王府還在皇城中,距離太遠了,來往不方便。
這座端王府占地不到一百畝,連紫禁城的零頭都不到,隻是一般王府的規格,或許是因為當初端王不得萬曆皇帝的寵愛,以至於隻給他在外城建了個一般的王府。
由於常年有人打掃,端王府倒也不顯得陳舊,聽說太子殿下要住進來,端王府的管家連忙安排人將端王府裏裏外外重新打掃了一番。
端王府是嚴格按照明朝藩王王府製度建造,前麵為端禮門,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四道門戶,中間的主殿叫承運殿,是所有藩王王府的通用主殿名字。
承運殿後麵是寢宮,最後是禦苑,另外還有四堂、四亭和台、閣、軒、室、所等五十多處,規模宏大,比一般京城中達官貴人的府第高檔多了。
朱慈烺在端王府中簡單的觀賞了一番,就到承運殿中休息了片刻,吃著隨班從宮中帶來的甜點,思考著規劃。
片刻後,朱慈烺叫來了貼身侍衛徐盛,道:“徐盛,你去讓南城兵馬指揮司派些人,在城中人流少寬闊的地方開十個粥廠,每天早晚兩頓給流民施粥,保證筷子插在粥裏不倒。誰要是敢貪一粒糧食,直接殺頭抄家,你讓李廷表派些錦衣衛盯著點。還有,記得讓他們打出本宮奉旨撫民的旗號。”
戶部那一萬兩的銀子,足夠幾萬流民喝上幾天粥的,既然已經出宮了,朱慈烺就不能拖,必須開始幹活了。
對於下麵官員的那些花花腸子,朱慈烺心裏清楚的很,如果不派人盯著點,估計這一萬兩銀子最多能喝兩天的粥。
徐盛領命而去,朱慈烺又叫來了吳忠,對他吩咐道:“吳大伴,你去北鎮撫司傳李廷表來見我。”
吳忠道:“小爺,李大人就在端王府外候著呢。”
“他怎麼在這?”北鎮撫司衙門還在皇城,李廷表怎麼溜到外城來了?朱慈烺不解。
吳忠解釋道:“此次小爺出宮撫民,五城兵馬司、巡城禦史和錦衣衛都派了人暗中保護殿下,錦衣衛這次派出帶隊的人就是李大人。”
“嗯,讓他進來吧,我有事交待。”朱慈烺點了點頭,心道這駱養性還真會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