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獻俘大典後,緊接著在皇極殿內舉行了論功行賞儀式,受封的對象主要是孫傳庭等中原剿寇的官員。
因為在此之前,勇衛營的封賞已經完成了,黃得功和孫應元官升一級,由從參將升為副總兵官。
大明目前在職的總兵官有六十多人,有掛印的和不掛印的,不掛印的地位比較低一些,至於副總兵官,也就是個封賞。
徐盛因近年來護衛皇太子有功,由正五品的錦衣衛千戶連升兩級,為正四品指揮僉事,仍護衛東宮。
勇衛營諸將大多都官升一級,連普通士兵也都升了一級,最起碼是個小旗,不過不是實授。
另外每人賞五十兩銀子,至於賞錢,朝廷正缺錢,朱慈烺自然主動替崇禎省了,由他自己出。
良鄉繳獲的物資太多了,光是白銀就一百三十萬兩,朱慈烺當初隻交了一部分用不著的冷兵器給戶部,其餘盔甲戰馬、銀子物資這些,統統被自己拉到新城了。
至於李廷表,因為是暗中偵查軍情,所以朱慈烺不能為他請功,隻能委屈了他。
擔心李廷表心裏有情緒,朱慈烺特意召見了他,當麵告訴他:“李廷表,你在本宮所有心腹中,作用最大,就像一把利劍,替本宮開道,無往而不利!”
沒有任何承諾,沒有許下任何前程,隻有一句評價,卻讓李廷表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隨朱慈烺。
經過京城流血夜後,許多人見識道了皇太子的手段,有不少大臣通過李廷表向朱慈烺送上拜帖,表示願意追隨皇太子。
現在誰都知道,李廷表是皇太子的人,而皇太子不能隨意結交外臣,因為許多大臣隻能以李廷表為紐帶,向朱慈烺效忠。
朱慈烺雖然當眾燒了那個小冊子,但誰知道他有沒有備份呢?與其擔心日後得罪皇太子,還不如向其靠攏,反正皇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跟他混不虧!
許多大臣懷著這樣的心態開始千方百計的跟朱慈烺搭上關係,朱慈烺也不做作,暗中收了大部分人,不管這群人什麼德行,能在朝堂上用得著就行,大不了讓他們當炮灰嘛!
就這樣,在朱慈烺身邊隱隱形成了一個新的勢力,官員們暗中稱之為太子黨。
《皇明時報》特別版用了一整幅版塊報道了獻俘大典,宣揚國朝的皇威,向國民表明朝廷有能力平複中原流寇之亂,也有能力擊敗建奴收複失地!
當然了,不管能不能,現在什麼個情況,口號先一茬一茬的喊得響亮些,不能讓民眾對朝廷產生動搖,失去信心。
正當皇明時報火熱發行時,有一些禦史言官開始上奏崇禎,請他下旨關掉皇明時報,稱這個報紙上有民眾私議朝政,甚至還有一些什麼地球是圓形的說法,有悖天子之論,動搖江山國本。
崇禎近日來也非常關注這個皇明時報,並且每期都要訂閱,平日的朝廷邸報雖也具備皇明時報的不少功能,內容卻比之少了太多,完全不能相比。
崇禎每天空閑時間都會翻看皇明時報,看看京畿附近發生的一些事情,以及讀書人對朝廷的一些看法。在這個時候聽到禦史言官們請旨要關掉皇明時報,他如何能答應。
崇禎也想利用報紙向天下學子征求治國之道,負責引導國內輿情輿論,為日後自己實行一些新政策有輿論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