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勇衛營等三營人馬已盡數到達通州,並在城中原本的教場分開安營紮寨,朱慈烺命人傳令各路遊擊將軍以上的將官於中軍大帳議事。

在朱慈烺趕到中軍大帳時,裏麵己經做滿了頂盔披甲的各鎮將官,都在互相交談寒暄著。有密雲總兵李重鎮,保定總兵董用文,山西總兵猛如虎,還有祖大樂等遼東各部總兵。

見皇太子駕臨,各鎮將官連忙分左右站好,各路總兵站在最前麵,其次是副將,參將,遊擊將軍等。

朱慈烺直入中軍大帳主位,黃得功和孫應元分立下首,曹化淳和徐盛站在兩側。

“末將,山海關總兵祖大樂。”

“末將,保定總兵董用文。”

“末將,山西總兵猛如虎。”

“末將,密雲總兵李重鎮。”

“.......”

眾將行禮參拜,山呼千歲。

禮畢後,眾將官這才看向主位中的少年,很多人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派幾歲的皇子來作主帥,雖然他們都得知這個皇太子前段時間斬殺建奴萬餘級,但幾乎沒人相信。

在座的將官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都覺得這是朝廷在宣傳造勢而已,他們常年跟建奴戰鬥,對建奴的戰鬥力一清二楚,怎麼可能被虐的這麼慘!

當站在將官後麵的周遇吉看到了朱慈烺的麵容時,心中微微驚訝,有些不敢相信。

而後當他看到站在朱慈烺身邊的幾個人時,他這才確定,當日在酒館遇到的那幾個人,居然就是皇太子!饒是周遇吉平日以鎮定著稱,此時心中也頗為緊張。

一時間,大帳內的氛圍不怎麼好,身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許多人打心眼裏對朱慈烺輕視。

這一切,朱慈烺自然看在眼裏,他站起身來,道:“我記得兵部谘文中有祖大壽,他為何沒來?”

山海關總兵祖大樂道:“回殿下的話,軍門鎮守錦州,提防建奴趁機而入,因此未到,還望殿下恕罪。”

朱慈烺清楚,這祖大壽是不敢來京城,他在崇禎四年投降了皇太極,投而複返,因為一回到錦州祖大壽就積極防禦,所以崇禎皇帝不僅沒有降罪,反而又升了祖大壽的官,並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覲見。

祖大壽因為老上司袁崇煥的事情,加上這次投降,哪裏還敢去京城,生怕和袁嘟嘟一樣的下場,所以每次都借故推辭,始終呆在錦州城裏。

既然皇帝老爹都不怪祖大壽,朱慈烺自然不會強出頭搞他,於是淡淡道:“知道了,其他人都到齊了嗎?”

點將官回稟道:“回稟殿下,大同總兵王樸,山東總兵劉澤清未到,說是告病假。”

將官中不少人眉頭一挑,誰都知道,這兩個總兵不服小太子,故意讓他難堪。

帳中各將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朱慈烺,想從這個年輕的皇太子眼中看出驚慌與憤怒。

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朱慈烺並未表現出憤怒,反而笑了笑,道:“派人再去請兩位總兵,讓他們三通鼓內務必到中軍大帳,如果有人實在病得無法上馬,本宮就送他到京城養老,並上奏陛下,加封三師,也不必再帶兵勞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