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朱慈烺到了太平府,他剛進入太平府就收到了錦衣衛兩廣幹支送來的情報。
情報中隻是簡單的介紹了此次海戰的過程,主要寫了條約的幾條內容。
朱慈烺有些意外,他一直覺得中國和英國發生交集是在清朝乾隆時期,英國特使馬戛爾尼來到了清朝和乾隆談通商,被乾隆一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的屁話給打發滾蛋了。
再後來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也是在廣東虎門開始的,曆史真是奇特........
同樣是建國二百年後,大明麵對日本攻打朝鮮,與日本進行了海戰,大明在露梁海戰中打贏了,清朝的甲午戰場卻打輸了;同樣在廣東虎門麵對英國人,大明又贏了,滿清卻輸的很慘........
發生在大明廣州灣的這才海戰,讓朱慈烺很是意外,特別是英國的戰船,沒想到歐洲在海上的力量已經這麼強大了。
記得上次大明和荷蘭打的一次大海戰,僅僅是在五年前,這頻率太快了,如果再多打幾次,對大明的財政也將是巨大的影響。
大明和葡萄牙打過,跟荷蘭打過,現在又跟英國打過,雖然每次裝備都處於劣勢,但每次都贏了,其實也是輸不起,如果輸了,國門被打開,就和晚清一個德行了,脊梁骨都被後人戳斷。
從錦衣衛的情報中,朱慈烺明顯感覺到大明官方不重視此次海戰,把這當成是驅逐海盜一樣,絲毫沒有一種危機感。
別人不重視,朱慈烺不能不重視,作為穿越者,他是很有壓力的,長遠的責任感隻有他一個人來扛。
大明水師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巢湖水師起,經曆了渡江戰役取金陵、鄱陽湖水戰滅陳友諒、正德時期屯門海戰揍葡萄牙人,嘉靖時期西草灣之戰再揍葡萄牙人,萬曆年間的露梁海戰全殲日本艦隊,崇禎時期的料羅灣海戰狠揍荷蘭人,現在的明英海戰,後來還有鄭成功收複台灣戰役。
大明立國近三百年,大明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即便是自正統年間開始衰弱,嘉靖時期更是跌入穀底,但大明水師依然在最低穀打了幾場漂亮仗。
這份榮耀,朱慈烺不會因為大明國勢漸弱而讓其中斷,更不會等他日後接手大明這個攤子時,讓大明水師對外打的憋屈。
朱慈烺決定加快進程,鞏固自己的勢力,盡快徹底掌握江南,發展水師。
水師的發展,很有必要,不僅是為了在未來麵對西方的海上強國,更是為了對付滿清。
朱慈烺早就得到消息,在今年上半年,清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攻上皮島,副將金日觀統領將士與清兵激戰七晝夜,最後皮島陷落,金日觀等人盡數戰死。
朝鮮投降,皮島陷落,讓大明在北方的海上力量基本斷送了,滿清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滿清之所以這麼賣力的打朝鮮和皮島,是因為他們幾乎沒有戰船,擔心後院被大明從海上抄了,朱慈烺計劃發展大明水師,在決戰滿清的時候,可以讓水師運兵直撲遼陽和沈陽,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進入太平府後,朱慈烺先是巡視了江南軍器總局,經過半年的發展,軍器總局的規模越發的擴大了,吳忠花重金從各地拉來一大批火器工匠。
大明的火器製造興盛,各地衛所都有軍器局,特別在京師、天津、江南一帶,連民間都密布著各種各樣的火器作坊,工匠多大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