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巡視軍營(1 / 2)

天武二十年,二月二十五日,大軍抵達哈密。

這裏是明軍通往西域的物資中轉站,軍馬、牲畜紮堆圈放,各種物資堆積如山,每天從陝西一帶籌集的物資源源不斷地往哈密運來。

負責征西都護府後勤的是盧象升的弟弟盧象觀,他做事很有頭腦,似天生對數字很有概念,將朝廷先一期送達的戰略物資打理得井井有條的。

因地理位置重要,哈密常年駐有軍士約五千人,守將是一名旅帥。

除了物資和原本的駐軍,先行的東軍都督府五萬大軍也駐紮於此,等待戰機伺機西進。

一時間,小小的哈密城外,雲集了十萬大軍,還有源源不斷運送物資的車馬往來這邊。

哈密城方圓十裏範圍內,旗幡招展,營帳相連,比肩接踵,戰爭氣氛濃烈。

繞城的石城渠左側是中軍都督府天武軍的營寨,右側是東軍都督府安武軍的營寨。

哈密城上明軍的旌旗迎風飄舞,下麵巡邏的士兵來回地走動,這些戍邊的邊軍們,紀律方麵遠沒有關內正規軍好。

在關內各師抵達後,特別是中軍都督府天武軍嚴明的軍紀,讓哈密守將和士兵們大開眼界。

他們從未聽到天武軍中有大聲嗬斥的將領,也不曾看到四處亂跑的士兵,這些遠道而來的中府將士們,都在自己的營帳安靜休整,連戰馬和隨軍的牲畜都管理有序。

還有那各級軍官們進出大營時,營門前站崗放哨的士兵,那挺立的身姿,標準的軍禮,都讓哈密城樓上軍姿不算嚴整的邊軍們汗顏。

這些守城的哈密軍,看著西征將士們,滿臉敬佩的神色。

不過西征軍中,也有部分營帳不整、大聲喧嘩者,引得哈密軍守軍頻頻側目,相互打聽是哪支部隊的?

傍晚,朱慈烺用過晚膳後,帶著漢王朱和墿等人巡視營地,親身傳授他行軍統兵之法。

看著無窮無盡的營寨,以及忙碌著搬運糧草物資的各營士兵,朱慈烺對漢王道:“士兵以身許國,將軍愛兵如子,隻有如此,軍隊才能眾誌成城、萬眾一心,擊退強敵,捍衛國家領土!”

漢王點頭稱是,這種拉攏軍心的套路,他還是懂得,吳起為士兵吸膿的故事,都上大明的教科書了!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當時朱和墿讀到此篇時,忍俊不禁,特別是士兵母親哭訴的那番話,讓他感覺這文章很幽默,時稱吳起有吸膿的愛好,吸完老子吸兒子,而且那對父子兵,背上的毒瘡似乎也是一脈相承.....

長大之後,朱和墿才深深的感受到,吳起牛逼!是個收攬軍心的行家,難怪他能訓練處魏武卒,與兵聖孫武齊名!

朱慈烺看向朱和墿,語氣溫和道:“墿兒,你生在皇家,不知普通士兵的疾苦,需多到軍中了解他們。”

他指著前麵一個扛著軍械的士兵,認真道:“一個人,即便再普通,也是有尊嚴的,尊嚴是骨子裏的不屈不服,你善待他們,他們就會感恩,跟著你出生入死!”

“如果你仗著皇家的身份,欺壓他們,他們也會反!張飛就是那樣作死的!”

最後,朱慈烺拍了拍漢王的肩膀,感歎道:“我的孩子,你要記住,皇權沒有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