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怨恨,對人,對事,甚至於對社會,普通人的怨恨並不強烈,但是一些特殊存在的怨恨卻是非常可怕。甚至可以殺人於無形。
怨恨是一種無形的存在,卻又可以殺人於有型,很久之前,科學家做過實驗,把一群對於社會有怨恨的人集中在一起,發現這些人產生的怨恨竟然可以撼動一個重一百噸的鐵球,可見,怨恨的力量是很大的。
其實,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怨恨的力量的存在的,隻是一般人發現不了。就算發現了,也沒有被公布出來而已,而且怨恨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有的人就算是發現了,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隻是當做一個普通的奇怪事件而已。
網上對於怨恨的解釋是:怨恨是由怨生恨。怨氣過多就會生長成恨。它是人的正常情緒。和喜怒哀樂等情緒一樣。對某件事情不滿或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將會產生怨的心理,進而對這造成件事的人或物產生極端的厭惡,這就演變成了恨。
生活當中有怨恨的人很多,同樣高興的也挺多的。他們是相互依賴的。沒有希望那來的失望,沒有喜歡哪來的怨恨。
其實這個解釋是不全麵的,怨恨不隻是由怨生恨。有時候其他的一些負麵的情緒也是會產生怨恨的,隻要是負麵情緒,並且達到一定的能量的時候,就會產生怨恨。
郭曉婷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他的工作是不斷的接觸到一些奇怪的存在。解除一些怨恨。
郭曉婷的工作就是要是去不斷接觸這些奇怪的存在,解除這些怨恨。但是這工作卻並不輕鬆,她所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各種人類的危險,甚至於還有一些超自然的存在,例如,鬼魂,妖魔。
朦朧的夢境裏,郭曉婷又看到了自從自己10歲以來不知道看過多少次的夢境,一個長相秀美的女人張開雙臂向著自己撲來。
而年幼的自己也歡笑著對著她跑去,口裏還呼喊著:“媽媽,媽媽,”但是一道強烈的黑光卻是突然出現,黑光是那麼的可怕,仿佛是要將整個天空都籠罩,吞噬一般。
黑光照射在女人的身上,她臉上立刻露出了無比痛苦的神情,她瘋狂的掙紮著,但是卻於事無補,在黑光中她的身體慢慢消融,最後變成了一灘惡臭的黑水。
“啊”。郭曉婷尖叫著一聲醒來,潔白的額頭上此刻全是汗水,大口大口的呼吸著,這夢她不知道已經做過多少次,但是每一次她都會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親眼看著自己最親的人死在自己的麵前,這種感覺沒有經曆過絕對不會明白,郭曉婷永遠,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幕,除非自己能夠找出那幕後真正害死母親的東西。
“怎麼,又做噩夢了,我說過多少次了,心空,意空,自然萬邪不侵,你跟了我這麼多年,還是沒有學會怎麼控製自己的內心”。
在郭曉婷的旁邊座位上座著一個麵容俊秀的男子,完美的五官,淡雅的氣質,嘴唇邊上似有若無的微笑,都足以讓任何女子著迷。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點,他的雙眸一直是緊閉著的。一個長相如此完美的男人,竟然會是一個瞎子。
“你少管,不要裝做自己好像很懂的樣子”。郭曉婷理了理自己頭上帶著的棒球帽,從來都是一身男子打扮的她對於自己的裝扮並不是十分在意。
邪眼看了男子一眼,她不禁憋了憋嘴,自己身邊的這個男人,在自己母親死後不久就出現在了自己麵前,說是自己父親的朋友說要照顧自己。
但是天啊,當時他也才不過18歲,而且,而且,他還是一個瞎子。但是當時自己不知道哪跟筋不對勁,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結果,結果一轉眼就這麼過去了10年,自己現在一回想就覺得簡直生不如死的10年,10年來自己倒轉身份照顧他的起居飲食就算了。
但是沒想到這個該死的家夥,竟然還帶著自己去各個地方找一些奇怪的存在,進行解怨。
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有著其靈性,不隻是人,甚至於動物,植物,甚至說是一件東西,你使用久了也會產生靈性。
而隨著靈性相對而來的就是怨,各種的怨,對人的怨,對事的怨,甚至於對這個世界的怨,一般來說怨恨越強,產生的力量也就越強大。
她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發現怨恨竟然是可以產生怨靈的。怨靈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可以說是無形的存在,也可以說是有型的存在。
怨靈最早是在日本人中流傳的。日本人平時不敢隨便說已故之人的壞話,除了單純的敬畏之外,應該是來自於日本固有的「怨靈恐懼」傳統。日本有許多廟宇,是專門為含恨而死的人修建的,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如果不安慰好死者的怨靈,他們就會對活人的世界給予種種報複。
日本史上最有名的怨靈首推早良親王。早良親王是日本第五十代天皇桓武天皇(西元七八一──八○六年在位)的親弟弟,曾被立為皇太子,因卷入長岡京造宮長官藤原種繼的暗殺事件,皇太子之位被廢黜。早良親王堅持主張自己無罪,並絕食而死,桓武天皇便將自己的兒子安殿親王立為太子,從此桓武天皇家災難不斷;皇太後和皇後相繼去世,安殿太子也病入膏肓。桓武天皇筮卜問占,占者說是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於是修廟建寺,並追封為崇道天皇。桓武天皇將首都從長岡遷至平安京(即今日的京都),其建城形製與風水環境正是為了製止早良親王冤魂的報複行動而設計的,電影《陰陽師》一開頭描述的就是這段故事,那是鬼魅橫行的年代,整座京都被怨靈籠罩達四百年之久。
此外,著名的怨靈還有菅原道真和崇德上皇。菅原道真是平安前期的學者、政治家,官高至右大臣,西元九○一年遭讒言左遷太宰府,兩年後鬱悶身亡。傳說死後他的怨靈大顯神通,使朝野上下不得安寧,後來人們為他建了北野天滿宮,以慰在天之靈,被當為「學問之神」供奉。 而五歲登基的崇德上皇,被名義上的父親鳥羽上皇迫退位(其實他是祖父白河上皇和鳥羽上皇的妻子待賢門院所生)。後來他聯合左大臣藤原賴長和源為朝等發動政變,即日本曆史上著名的「保元之亂」,失敗後被流放到讚歧,在流放地他抄寫了五部大乘佛經,要求送入京都納於寺中,但遭朝廷拒絕。崇德上皇為此大怒,咬破手指寫下誓文:「取皇為民,取民為皇」,含恨而終。後來他的詛咒陸續應驗,直到平安末年武將平清盛篡政才開啟近七百年的視皇室為玩偶的傀儡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