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先生產五艘工業母艦,這是現在盤古諾亞號母艦隻有五個能夠生產這些比起盤古諾亞號母艦的次級母艦的船塢,所以他隻能生產五艘,並且他估計其實五艘次級母艦對於現在的他來已經足夠,再多的話,那就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建造了。
而其他類型的飛船或者母艦,現在也先不急,畢竟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其他類型的飛船和戰艦,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工業母艦,要是沒有工業母艦的話,僅僅依靠盤古諾亞號母艦的能力,產能實在太了,一旦他以後再宇宙中遭遇其他文明,並和其他差不多文明等級的文明發生衝突或者戰爭的話,那麼是肯定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戰艦和補充大量的戰艦的,所以產能的提升也是必須的。
“艦長!是否還要對土衛六,也就是泰坦星進行礦物勘探。”就在李一凡想著這些的時候,母艦的主腦對他問道。
“派遣行星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勘探吧!雖然現在我們母艦中已經有了足夠的能源飛到比鄰星了,但是這些能源也隻能讓我們足夠到達比鄰星而已,一旦出現什麼意外的話,那這一點的能源根本沒有什麼用,畢竟這麼點能源就連維持一場段時間規模的戰爭都不夠。
所以我們必須要采集更多的能源,讓我們的能源儲備足夠維持一場中等規模戰爭才行。”李一凡道,
其實之前李一凡還是希望在月球上開采核燃料的,但是由於在災難之前,人類文明為了製造宇宙飛船,所以在月球上瘋狂的開采核燃料,導致了月球表麵那些製造核燃料的礦物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在那個時代,被開采完畢,剩下的也基本上都是那些儲量非常有限的礦,根本不值得他去開采。
至於月球的地表底下雖然有著非常豐富可以製造核燃料的重元素,但是想要在月球地底開采這些礦產,顯然並不是一時半會可以開采出來的。
不其他,現在月球上,大部分可以進行核聚變反應的重元素都是在距離地表一百米以下的,所以看看勘探和構建礦洞所需要的時間,沒有個幾個月的時間是沒有辦法完成的。
所以李一凡還不如換個星球行星采礦,畢竟現在已經是星際時代,對於地上的礦產勘探十分的方便,隻要李一凡派遣一艘行星探測器去哪個星球轉一圈,他就可以十分清晰的知道這個星球上,哪個地方有什麼樣的礦產,何必辛辛苦苦去打礦洞,任何千辛萬苦的從底下挖礦。
下達命令後,母艦當即就派遣了數百個探測器向著泰坦星飛去,當然這些行星探測器並不僅僅隻有行星資源探測器,除了行星資源探測器外,這些探測器中還有行星生命探測器,行星大氣組成探測器,行星環境探測器等等一係列的探測器。
實際上李一凡對於土衛六,也就是泰坦星還是十分好奇的,畢竟在他前世的時候,關於土衛六的記載實在太多了。
泰坦星是土星的一顆衛星,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同時泰坦星也是太陽係的第二大衛星,同時它也是整個太陽係唯一一顆有著大氣、海洋、湖泊河流有氣變化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