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隻要能幫我盡快找到房子,別說一頓大餐了,從現在到開學我能讓你胖三十斤!”
於是三人吃了早飯就到了東海大學西門,這裏是一片還未房改的村子。
之所以沒進行房改拆遷,主要是因為這個村子裏的建築大多為明清古建,如果整體拆遷這些建築是要保留的。
而東海市暫時找不到,一片合適的地方安置這些古建。
並且還要將這些古建逐一拆遷,搬倒重建地進行複原,這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所以沒有地產商願意碰這裏。
葉襄還記得老爸還在的時候,就曾想過拍下這裏,但核算成本後發現劃不來,也就放棄了。
青石小路雖不算平整但卻夠寬,時不時的能看到一些坐在路邊乘涼的老人。
畢竟這裏沒有集中供暖,在寒冷的冬季很是難熬,而留在這裏的大多是老人,本村的人並不多。
大約走了十分鍾,蔣國柱帶著葉襄到了一個高大的紅木大門前,敲門後有個黃毛打開一道門縫露頭出來。
“柱子哥,這一大早的你怎麼來了?”黃毛打著哈欠說道。
郭柱子笑眯眯的說,“我同學要租房子,我帶他們來看看!”
黃毛像是還沒睡醒,眯著眼看了一眼葉襄和十妹,立刻就來了精神。
打開大門葉襄和十妹就看到,這是個不小的院子,迎麵正對大門的是個石雕的大香爐,中間是一座兩層的紅瓦青磚起脊的二層小樓,上下一共八間房。
院子左右各有兩間耳房,看樣子年久失修破敗的厲害。
其實正屋的情況也不太好,估計二樓根本不能住人。
不過這座院子在村子裏麵,沒有外麵都市的喧囂,到是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你準備怎麼租?”葉襄覺房子還能湊合,直接問起了價格。
黃毛撓了撓頭,其實這房子什麼樣,不用別人說都擺在這兒了,有些尷尬的說道,“其實我是想賣來的,租的話有柱子哥在,一個月兩千……”
他的話裏帶著試探,想來並不是底價,但葉襄聽到可以買下來,於是就動了心思。
“如果我買下來呢?”
這話把蔣國柱驚到了,問道,“老三,你有這麼多錢嗎?雖然這院子是破了點,卻並不便宜啊!”
葉襄露出一抹哀傷,淡淡的說道,“我爸去年不是去世了嗎。他留了錢給我,我想買下這個院子不是問題。”
黃毛聽到這裏精神頭更足了,“其實這也是我爸留給我的遺產,房本上現在是我的名字,這位哥哥要是想買,今天就能過戶!”
“你總要說個價格聽聽,不過太高了我還真接不下來。還有我接過房子後,還要進行大修,這也需要不少錢呢!”
聽葉襄這麼說,黃毛咬咬牙伸出一根手指,說道,“一百萬,哥哥你也別還價,你可以打聽一下,這村子裏的院子,最差也要兩百萬的。如果不是我的房子沒維護好,你拿不到這個價格。”
說實話一百萬並不高,院子裏的房子能有個四百平,而地皮有五百左右,如果按照現在東海市拆遷的價格,這個院子至少能拿到三百萬拆遷補償款。
估計黃毛是覺得這裏拆遷是不可能的,才想著趕緊脫手換點錢花花。
想到這裏葉襄也沒猶豫,說道,“一百萬就一百萬,跟我去銀行轉賬,然後去房產局過戶!”
由於證件都齊全,而且是銀行轉賬,辦完所有手續後,還不到中午。
於是葉襄做東請郭柱子和黃毛大吃了一頓,可這房子還要聯係工程隊對房子進行修繕。
而這是古建,找一般的施工隊可不行,不過這難不倒葉襄。
畢竟他還是葉氏集團的大少爺,雖然沒有了遺產繼承權,但是集團裏的施工隊還是認識的。
於是葉襄一個電話打到了集團裏,稍稍商量的一下價格,施工隊下午就過來了。
葉襄給出的工期很緊,三天之內必須修繕完成,於是幾十號工人湧入院子,現場製定修繕方案,一刻不停的展開了施工。
而這三天時間,葉襄和十妹就住在附近的賓館裏,時不時的過來看看施工進度,然後跟蔣國柱一起吃飯。
很快三天時間過去,房子修繕完成,葉襄支付了一百二十萬的費用,比他買下這個院子還要貴。
蔣國柱不知道葉襄修繕房子花了多少錢,而當他走進院子後就知道葉襄絕對沒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