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葉襄離開了第二座大殿,到了第三座大殿,這裏屍骨數量又少了一些,大約有一百多人。
不過這座大殿的情況就有些殘破了,大殿頂部幾乎被整個掀掉,大殿裏到處都是碎裂的瓦礫。
葉襄走在其中,仔細搜尋著,結果卻隻找到了兩個儲物戒指,而其他的儲物戒全都被毀了。
此刻他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難道說這些人戰死前,開始有意識的毀掉自己的儲物法寶嗎?
從一具屍骨的脖子上摘下一條儲物項鏈後,葉襄隻是看了一眼,就把項鏈丟了出去。
因為項鏈上的寶石已經開裂了,裏麵的東西肯定隨著項鏈裏的空間碎裂,已經無法拿出來了。
葉襄就這麼一座又一座的向上攀登,一共十一座大殿,越往上屍骨越少,完整的還能用的儲物類法寶和靈寶也越少。
在快要接近山頂時,葉襄在幾座大殿裏都沒能找出一個完整的儲物類法寶和靈寶,能找到的都是壞掉的,根本拿不出東西的。
不過葉襄依舊像是著了魔一樣,一座大殿接著一座大殿的尋找著。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葉襄到了山頂的最後一座大殿,而這座大殿的殿門緊閉,葉襄用力推開朱紅的殿門後,眼前的場景讓他驚呆了。
這裏沒有任何打鬥的痕跡,在大殿空曠的空間裏,兩張巨大的圓桌前滿滿的坐著人,準確的說應該是屍骨。
這些人看上去就是這麼坐著死的,而一些屍骨手裏還握著筷子,葉襄猜測這些人應該是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死的。
葉襄仔細看了一圈,這裏大約有四十多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儲物類法寶和靈寶。
他迫不及待的走到一具屍骨前,一陣翻找後,在屍骨的腰部發現一塊玉帶扣,真氣注入其中後,裏麵的東西讓葉襄瞪大了眼睛。
黃金……
玉帶扣的空間裏滿滿的,全都是黃金,全部是那種刻有“大內”字樣的金條。
葉襄是學經濟的,很清楚清朝時期推行的是銀本位,市麵上流通的都是銀子,而金子大部分都在大清金庫中,以每條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80克為一條,真麵刻有大內字樣。
當然民間也有少量流通的金子,不過那些金子都是金元寶,大小和形製不一,重量不一,流通困難。
此刻葉襄有些不確定的看著身邊這具屍骨,心中想著這家夥是不是把大清金庫搬空了。
不過好在黃金現在還算是硬通貨,雖然這些黃金不能一次性變現,但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這樣想著葉襄酌情將這個玉製腰帶扣單獨收藏起來,而後葉襄有開始搜尋旁邊的一具屍骨。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除了在這人身上搜出了一些發黑的碎銀子,並沒找到什儲物法寶。
但葉襄很快在第三具屍骨身上找到了一件好東西,那是個湛藍色金絲繡花的錢袋,可能因為年代久遠,錢袋很脆弱。
葉襄小心翼翼的注入真氣,將裏麵的東西拿了出來。
錢袋裏的東西很平常,無非是一排排的丹藥瓶,還有一些衣服之類的,看款式應該是女人的。
不過這裏麵卻有一把赤紅色的長劍,而劍的造型並不是明清時候的,反倒有些春秋戰國時期刀劍的特征。
此劍外有一層青銅劍鞘,在鞘口位置有猛虎紋飾。
抽出長劍葉襄在劍身上,看到了“湛瀘”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