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煒聽說要見皇帝,連忙收斂了笑容,“聖上日理萬機,不必為了我這點小事而勞動。”
李太後輕聲安撫他,“也不是為了你,他每隔幾日到我這裏用午膳,可巧今兒趕上了。”
景仁帝少年登基,侍奉李太後極為孝順。後宮嬪妃們有樣學樣,在李太後麵前都乖順的很。
李太後也心疼兒子年紀輕輕和一堆人精打招呼,前幾年,她幾乎發動手裏所有的力量來幫兒子穩定朝綱。
景仁帝是個頗有才幹的君王,早年有王太師輔佐,王太師去世後,楊太傅上任,兩任老師都對他忠心耿耿。外有晉國公和英國公等人守國門,十幾年的功夫,他漸漸捋順了朝政,說話開始一言九鼎起來。
李太後和兩個外甥在宮裏說了許多家常話,李太後年輕時就容貌極佳,如今整個人氣質平和,如同一朵盛開到極致的牡丹花,端莊大氣。
趙傳煒剛開始還有些拘束,李太後就一遍遍溫和地和他說話,“你小時候,身子骨不好,我和你阿娘一樣擔憂,每年我把宮裏養身子的藥材寄了一半去福建。又找大師給你批命,還找了同名的孩子寄樣在佛前。佛祖保佑,你如今總算全部都好了。”
趙傳煒也低聲和李太後說話,“阿娘常跟我說,姨媽對我最好了。姨媽不用擔心,我如今都好了,昨兒去大相國寺,我一口氣走上去的,一滴汗都沒出。”
李太後這才笑了,“那就好,你才回來,回頭我多辦幾場宴席,給你相看個四角俱全的媳婦。”
趙傳煒頓時臉紅了,“姨媽,我還小呢。”
李太後拍拍他的手,“不小了,都十二了。你阿爹也是你這個年紀定親的,當時你外公隻是個七品小管。你阿爹跟著你二舅讀書,天天偷著給你阿娘買花戴。”
說起以前的事情,李太後神色溫和,“你阿爹阿娘一輩子跟神仙眷侶似的,滿天下誰不羨慕。”
趙家兄弟二人知道父母恩愛,聽的都笑了起來。
絮絮叨叨說了許久,外頭通傳,景仁帝來了。
趙家兄弟連忙起身,站到一邊。
景仁帝進來後給李太後行禮,“兒臣見過母後。”
李太後讓他坐到身邊,“皇兒今兒累不累?”李太後不過問朝政,隻關心兒子身體。
景仁帝笑著回答,“兒子不累,就是瑣事忙碌,聽說二位表弟進宮看望母後,兒子也過來湊個熱鬧。”
說完,他看向趙家兄弟。兄弟二人連忙跪下行大禮。
景仁帝並未起身,“都起來吧,煒哥兒多年沒回京,這回就別走了。姨媽姨夫好不好?”
趙傳煒連忙躬身回答,“多謝聖上關愛,家父家母都好。”
景仁帝擺擺手,“今日隻論家禮,不論國禮,坐下說話。”
趙傳煒又坐下了,雙手放在雙膝上,頭雖然抬著,卻並不與景仁帝對視。
趙傳慶心裏滿意,這個弟弟果真被阿爹阿娘教導的很好。
景仁帝見趙傳慶隻盯著弟弟看,“慶哥兒怎麼成了鋸嘴的葫蘆,年紀不大,怎麼跟朝中那些老大人們倒是越來越像了。”
趙傳慶連忙回神,“聖上不知,煒哥兒忽然回京,臣怕他水土不服,又擔心他思念父母,這些日子煞是操心。也隻有到了聖上和姨媽這裏,才能訴訴苦。”
景仁帝笑了,“無妨,你當日進京時,比煒哥兒還小呢。他進學了沒?”
趙傳慶笑著回答,“過幾日就要送去了。”
景仁帝忽然來了興致,考較了趙傳煒一些功課,見他答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又開始打趣,“論起讀書,煒哥兒可比慶哥兒強多了!”
李太後打岔,“好了,他們好容易來一趟,淨說些我聽不懂的功課,吃飯吧。”
景仁帝哈哈笑了,“都是兒臣的錯,兒臣伺候母後用膳,以作賠禮。”
四人坐在一起吃飯,李太後中途多次給趙傳煒夾菜,又絮絮叨叨囑咐了他許多生活上的事情。
趙傳煒覺得,這個太後姨媽真是溫柔可親又好看。
吃過了宮裏的午膳,趙傳慶帶著弟弟請辭。李太後送了一堆的東西,景仁帝把自己身上的玉佩摘了下來,送給了這位小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