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之二:歡想幣(中)(1 / 3)

羅柴德告辭後不久,有一夥金融財團設立了一家新鄉合眾銀行。

該銀行的控股母公司是一家專業投資公司,位於米國XX市,所以名叫新鄉合眾銀行。但它本身的注冊地點位於米屬曼開群島,業務機構卻設在別利國的布魯塞。

新鄉合眾銀行成立後的重點業務,就是數字歡想幣。

數字歡想幣本質上就是一種提貨憑證,卻具有典型的貨幣特征,有純金實物幣和春容丹保證其信用。

每個人在數字賬號中擁有的歡想幣,發行方歡想實業銀行是不付利息的,隻承諾可兌換金幣。

新鄉合眾銀行則開展了歡想幣的存貸款業務,這是將歡想幣等同於貨幣了。

持有者將自已賬號上的數字歡想幣轉入新鄉合眾銀行賬號,就等同於存款。

新鄉銀行是為存款付息的,起初基準年息是0.5%,後來逐漸提高到1%、1.25%……直至2047年6月提到高2.5%。

不斷加息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為了擴大資產規模,吸引持有者都把數字歡想幣轉存到該銀行,其二也是為了與同類機構競爭。

新鄉銀行是最先開展這項業務的金融機構,它的嗅覺最靈敏動作也最快,然後也有其他金融機構跟風效彷,但新鄉銀行已經取得很大的先發優勢。

該銀行的股東注資是三十億新羅元,為了補充流動性,還發行了總額四十萬枚歡想幣的一級債。

到了2047年6月,其管理的歡想幣資產已超過一千萬枚,占國際市場流通歡想幣總額40%以上。假如以即時兌換價計算,這些歡想幣相當於五百億新羅元。

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五百億新羅元並不算極龐大的數字,但假如都拿來擠兌一家私人銀行,誰都受不了!

更何況這些資產是歡想幣,是可以拿到歡想實業銀行去擠兌黃金的!

新鄉銀行以三十億新羅元的名義注資,卻撬動了超過一千萬枚歡想幣的龐大資產,這還隻是明麵上的、很常見的杠杆。

銀行的存款利息支出,理論上主要來自向外發放的貸款利息收入。所以新鄉銀行的重點業務之一就是對外提供歡想幣融資,對歡想幣流通市場的發展作出出了很大貢獻。

羅柴德並非新鄉銀行的最大股東,在一群鯊魚中他的投資體量隻算一隻中鯊,卻是這家銀行經營運轉的核心人物。

新鄉銀行的業務之所以能開展得這麼順利,就是人們知道他與風自賓勳爵多年來的特殊關係。

新鄉銀行的風控做得很好,經營穩健、業績優秀。另一方麵,股東的風控做得更好,資產很安全。

所謂“股東的風控”與“銀行的風控”是兩回事。

“銀行的風控”核心,是銀行本身的資產安全,盡量避免銀行出現經營虧損乃至破產。

“股東的風控”核心,主要是指哪怕銀行破產,股東也不會有實質性損失。

該銀行向外發放的貸款,有一部分就是為各位股東方的項目提供融資,總額早已超過了三十億新羅元的股東注資。

萬一銀行破產了,這些貸款未必能收回。

當然了,這些隻是以防萬一的手段,隻要歡想幣不出事,或者說歡想實業那邊不掀桌子,該銀行的資產就很安全。

之所以介紹這些,隻是為了說明,這夥人通過設立新鄉銀行掌控的一千多萬枚歡想幣,並非是他們用自有資金收購的。

其主要來源是儲戶資產,羅柴德等人甚至沒有為此掏一分錢,還從中撈了不少。

這些情報,華真行當然都掌握了。

華真行的主要情報來源並不是羅柴德,歡想國的情報部門也不是吃素的,更別忘了現任總席王豐收是幹什麼出身的。

除了歡想國的情報機構,還有數量龐大的養元穀弟子,以及散布世界各地數量更龐大的養元術協會會員,他們都能構建起一個情報網絡。

對於羅柴德而言,他特意與華真行密會,提醒華真行將會發生什麼事,這就已經足夠了。

到了2047年第二季度,最新情報顯示,新鄉合眾銀行在分批收回對外的歡想幣貸款,就留存在賬戶中,總額已超過一千萬枚歡想幣。

幸虧歡想幣並非春容丹貨款的唯一支付方式,各國還可以支付東國幣或新羅元,否則就這麼一個舉措,便會造成歡想幣的流動性緊縮與春容丹的貨款支付困難。

新鄉銀行保留大量歡想幣不再對外放貸,而且還加息了,這是什麼意思?很顯然將有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