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說不了話,沈孺修年事已高,行事又向來低調,顧恒修篤定他不會跟自己一個小輩計較這一兩句話,這才故意揪住沈柏的話不放,沒想到吳守信會在這種時候跳出來幫沈柏出頭。
吳守信的語氣悠然,眉眼冷沉,直勾勾的盯著顧恒修等他回答。
顧恒修當然不能在沒憑沒據的情況下一口咬定沈孺修漏了題給沈柏,改口道:"我並沒有說太傅漏題給沈少爺的意思,隻是太傅學富五車,沈少爺得他親傳,晚輩會輸自然是心服口服。"
顧恒修這會兒的話又說得漂亮了許多,不過他隻承認沈孺修學富五車,並不承認沈柏有什麼真才實學,沈柏再出色那也全是因為她有個好爹,不是因為她自己有多高的天分。
說這種話的人多了去了,在座這些世家子弟都曾被人在背後這麼議論過,也多多少少像這樣在背後議論過別人。
但像顧恒修這麼當眾說出來的,還是頭一個。
這話乍一聽沒什麼問題,但仔細一琢磨就不對味了。和顧恒修一樣嘲笑沈柏的少年不少,但長輩們聽到這話並不會覺得沈柏不好,隻會覺得顧恒修說話未免太小家子氣,和後宅那些長舌婦人沒什麼兩樣,配不上顧家後人這樣的稱謂。
顧廷戈就坐在趙徹旁邊,聽到顧恒修這話,眉頭打結,顧家家風向來大氣,顧淮謹還是讀書人,葉晚玉也算是出身書香門第,顧廷戈萬萬沒想到他們教導出來的孩子竟然是這樣的秉性。
顧恒修並不知道其他人作何感想,吳守信在聽完他的話以後立刻又道:"太傅博學多識是眾所周知的,但顧家的家風學識也不低,顧二少既然隻服太傅不服沈少爺,何不自己出題和沈少爺一較高低?"
吳守信一句話把顧恒修的路堵得死死的。
沈孺修出題可能是漏題給沈柏了,其他任何人出題都有可能有失公允,唯有顧恒修自己臨時出題,才完完全全能夠體現沈柏的本事,同樣的,若顧恒修出題沈柏還贏了。那顧恒修就徹徹底底的被沈柏碾壓了。
顧恒修的臉色很差,一時騎虎難下,吳守信盯著他問:"怎麼?顧少爺不敢答應?"
宮裏的宴席一年能有百八十回,節目什麼的都看膩了,還是像這種爭鋒相對的熱鬧更刺激些,眾人的興致都被調動起來,興味盎然的等著顧恒修做出回答。
恒德帝剝了兩顆瓜子吃,沒有阻止少年們的玩鬧。
越西人最是喜歡直來直往的對決,忽玄看出顧恒修有些生出退意,故意揚聲道:"本王聽說這位小公子是鎮國公的親侄子。鎮國公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從來沒有撤退可言,怎麼這位小公子如此猶猶豫豫遲遲不敢下定斷?"
忽玄的聲音足夠在場所有人都聽見,顧恒修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等著看自己的笑話。
他盼了冬桂節許久,為了能在冬桂節上出風頭,廢寢忘食廢了很多心思準備,結果冰球比賽一開場就被沈柏搶了風頭,這會兒又因為沈柏被架到進退維穀的地步,明明是他先惹的事,但這會兒他把所有的過錯都記到沈柏頭上。
沒辦法再推辭,顧恒修瞪著沈柏,咬牙切齒的問:"吳少爺的提議很好,我願意應戰,沈少爺呢?"
沈柏微笑,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舉起紙讓所有人看,上麵寫著:沈柏無才,服輸。
顧恒修之前還擔心沈柏應戰自己會輸,但這會兒沈柏直接不應戰認了輸,他的處境卻變得更難堪,好像他是看重名利、勝負欲特別強的俗人,而沈柏淡泊名利,通透機敏,甩了他好幾條街。
且不論兩人的才情孰高孰低,單論心性膽識,沈柏就遠勝於他。
想清楚這一點,顧恒修的臉上浮起一片灰敗頹然的神色,他也不過才十七歲,心心念念想要在冬桂節上脫穎而出,結果事與願違,一開始就接連遭受了打擊,麵上怎麼都掛不住,心性也全都亂了,後麵的幾輪比試他都表現不佳。
沈柏這幅畫畫得不錯,恒德帝還是算她勝出,比賽繼續,宮人送來賞賜,是內務府用純金打造的一條小金魚,那金魚兩腮鼓鼓的,看上去憨態可掬,很是可愛。
沈柏看了兩眼,獻寶似的讓顧恒舟看,顧恒舟連餘光都沒給她一點,仰頭喝了一杯酒。
這人酒量很不好,沈柏有點擔心,搶走顧恒舟桌上那壺酒。
顧恒舟終於掀眸看向她,沈柏把酒放到離顧恒舟最遠的地方,把自己剛剛得的小金魚遞過去,示意他拿著,算自己送給他的。
顧恒舟上輩子冷冷淡淡沒什麼喜好。不像一般男子貪財好色,沈柏隻能按照討姑娘歡心的法子哄他。
姑娘家都喜歡收禮物,顧兄應該也是喜歡的吧。
她手掌很小,細白柔嫩,小金魚躺在她掌心,襯得她的手越發白嫩。
顧恒修看了好一會兒才伸手拿走小金魚,正細細看著,女眷區傳出悠揚的琴聲。
詩書棋藝,琴棋書畫,不止世家公子們想要脫穎而出,這些世家小姐也都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謀一門好親事。
可惜,論才情,薑家嫡女薑琴瑟遙遙領先,其他人實難有出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