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帝王篇(番外)(1 / 3)

沈柏傷了腳又哭了一通,很快累得睡了。

禁衛軍還在山腳等著,趙徹和顧恒舟簡單用了點齋飯,便背著沈柏下山。

沈柏年歲小,但重量不輕,趙徹和顧恒舟輪換著才把她背下去。

一行人騎馬回去,趙徹沒送沈柏回太傅府,直接帶著人回宮,隻派了一個禁衛軍去太傅府和大理寺報平安。

趙徹先去恒德帝那裏回稟,把沈柏謀劃的一係列離家出走計劃都原原本本告訴恒德帝。

恒德帝很意外,如果不是親耳聽見,他絕對想不到沈柏這樣一個五歲大的孩子,能籌劃出這麼完善的計劃。

如果顧恒舟再晚一點發現竹筒裏的信,她說不定已經拿了銀子離開瀚京了。

趙徹有意讓沈柏走上仕途,對恒德帝說:"沈柏年歲尚小已有如此心智,兒臣相信,假以時日,她定能成大器。"

恒德帝點頭,雖說沈柏不聲不響的跑了耗費了大理寺和京兆尹不少人力,但此等心智確實少見。若能利用起來,對昭陵是相當有好處的。

不過恒德帝也有顧慮,遲疑的說:"她現在就不服管教,日後隻怕性子更是桀驁難馴。"

趙徹說:"正是如此,兒臣想請父皇配合兒臣演一出戲。"

……

恒德帝召了沈柏到禦書房覲見,沈柏不敢在他麵前造次,規規矩矩的跪好,交代了自己離家出走的事實。

恒德帝的表情嚴肅,表示因為她驚動了大理寺的人,給城中百姓也造成了恐慌,必須要嚴懲沈柏,以免她以後闖出更大的禍事。

沈柏試著為自己辯駁,恒德帝卻不聽,這個時候趙徹站出來,為沈柏求情,恒德帝做出讓步,要沈柏在下半年的太學院測考中拿到前三的名次,如果不行就要嚴懲沈柏。

沈柏被嚇到,乖乖認罰。

趙徹把人領回熠辰宮,沈柏耷拉著腦袋,懨懨的不說話,趙徹也沒再說什麼,讓小貝送來熱水給她泡腳,又換了一次藥,讓她睡下。

第二天一早,沈柏被送回太傅府,趙徹讓人送了不少好東西,把書韻苑裏的擺設幾乎都換了一遍。

他其實還想讓沈儒修換個大一點的宅子的,不過被沈儒修拒絕了,沈儒修知道他對沈柏不一般。但沈柏到底是沈家的人,始終是要服沈家管束的。

沈柏這次做莊賺的那五百兩銀子沈儒修沒沒收,讓她自己保管著,不過警醒了些,專程從京中武館請了武師做護院看著沈柏,以免她再鬧什麼幺蛾子亂跑。

沈柏這次離家出走在京中算是出了名,所有人都知道,太傅府有個膽大包天的小少爺,她年紀雖小,卻是天資聰穎,能賺錢會算計,隻是這心思就是不肯用到正道上,以後怕是要成為禍害一方的小霸王哦。

沈柏的事給這個夏季增添了趣味,日子一天天過著,很快入了秋。

太學院開學,少年們重新聚到一起。

沈柏還是時不時的要跟人打架,不過她上課不再明目張膽的趴著睡覺,也會撐著腦袋認真聽會兒課。

她入學還不到一年,按理是跟不上顧恒舟他們的課業的,恒德帝還要讓她進前三。委實是強人所難。

小小年紀就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壓力,沈柏難得憂愁起來。

第一次文修隨堂小測,沈柏拿了天映班第十二名的成績,夫子們都被驚到了,直誇沈柏是天才,但沈柏很憂傷。

十二名離前三實在太遠了,她根本達不到。

趙徹不知道沈柏的憂傷,他看了沈柏的答卷,她的字還是很醜,但答題思路很清晰,靠背誦的題目她一道都沒錯,再過兩年,文修在太學院裏拔尖是絕對沒問題的。

趙徹覺得挺好的,又讓人暗中給太傅府拿錢,給沈柏每個月的零花錢漲到十五兩。

沈柏其實不差錢的,自從上次被趙徹敲打之後,孫氏也不敢對沈柏有任何不滿,但趙徹還是下意識的想給沈柏錢花。

快到秋末測考的時候,沈柏找過趙徹一次,她已經卯足了勁兒努力了,但還是達不到前三的水平,她怕被恒德帝責罰,想讓趙徹幫她應付過去。

她找的時機不好,那天趙稠被夫子留下背誦課文,怕她被趙稠看到,趙徹很冷淡的拒絕了她,讓她自己好好努力,不要弄虛作假。

趙徹本以為沈柏還會來找自己,沒想到她不僅沒來,還賭氣躲著他。

測考前日,沈柏偷題被夫子逮了個現行,別說進前三,連測考資格都被取消,還被罰打掃院落半月,淪為整個太學院的笑話。

這種事藏不住,很快,瀚京人人皆知,一生剛正不阿的沈太傅,膝下有個插科打諢、專走邪門歪道的兒子。

好在沈柏臉皮厚,跟吳守信幹了一架。也就不管這些人說什麼了。

太學院放假後趙徹比上課的時候還忙,德妃不死心,還是想做皇後,太後也總是在背後搞小動作,他一天不僅要看兵法和治國之策,還要跟這兩個女人鬥智鬥勇。

不過得了閑,趙徹也會想起沈柏,不知道她一個人閑在家裏會鬧什麼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