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姬發心頭微動,但隨即就歎了口氣,眼中沒有露出太多異色,隻是雙目低垂的看向了下方的其他大臣。
隻見這一個個大臣眉頭緊鎖,仿佛受到了不的驚嚇。
周以德行揚名!
姬昌在這時更是仁德之君,明君的標誌,若是對周邊邦國部落下手,那豈不是自毀形象,跟帝辛又有什麼區別?
對薑尚的話,他們不敢苟同。
他們還是想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積攢實力,等到周的實力高過商,再順勢而為,讓下歸心,來取代商,成為下共主。
對於下方大臣的反應,姬發也是怒其不爭,但無可奈何,這些人並不是真的沒有進取之心,隻是無力改變。
但就靠所謂的大義就能拖死商!
這怎麼可能?
曆來下易位,就沒有不流血打仗的。
然而岐周的老人是真的老了,很多早就失去了年輕時的銳氣和鋒芒,變得求穩,變得不思上進,隻想著維持現狀,穩步發展,等著後人來完成前人未競的事業,但一代複一代,又何時是個頭?
岐周已經發展到極限了!
北方有邘(yu)、密等邦國,西邊有黎、犬戎虎視,東邊有商的爪牙崇國窺視,南邊有大山阻隔,進無可進。
岐周想要再進一步,隻能攻城掠地!
然而朝中不少老頑固,真被自己父親以前畫的大餅給騙住了,相信真能以德服人,以德贏下。
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樣。
他有心無力。
岐周是姬昌的岐周,不是他姬發的岐周!
他連嫡長子都不是。
別去改變現狀,就連能不能勝過伯邑考上位,他都心裏沒底,實在伯邑考在各方麵都跟父親姬昌太像了。
而且在朝中得到了很多大臣支持。
所以......
姬發將目光緩緩移向了薑桑
神色淩厲。
他需要借助外力,以便獲得更多支持。
而且薑尚的想法與自己一致,都認為不能再繼續循規蹈矩下來,必須要趁商還沒有從東夷的泥潭抽出身之前,大肆的擴張,擴大地盤和人口。
拉近周與商的差距。
商跟周必有一場大戰,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帝辛這樣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人,他絕不會容許身邊有其他勢力做大!
可惜......
姬發望了望下方的群臣,目光頗為寂寥。
薑尚雙目微闔,心中暗歎口氣。
他今這番話,就是來試探岐周大臣的,但結果讓他又失望又感歎。
作為一名智者。
他比姬發顯然看的更加透徹!
岐周的大臣真的沒有進取心嗎?恐怕不是,隻是姬昌對岐周的控製力太強了,即便他人已經不在岐周,但影響力依舊。
姬昌上位以來,就一直在推行德治。
數十年下來,姬昌的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沒人敢去改變,在岐周這個國度,有且隻能有一人能改變。
那就是姬昌本人!
姬昌不表態,岐周就變不了!
薑尚道:
“下該變了!”
“你們其實也知道,岐周對於商並沒有什麼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君臣同心,再有就是岐周多銅等金屬資源,冶煉技術超過商不少。”
“這一點。”
“你們知道,帝辛也知道!”
“但帝辛對岐周隻是警戒,並沒有真的下手,原因其實很簡單,帝辛的眼中根本就沒有將岐周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