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方逸的話語,崇禎頓時精神一振。
“方世兄快快請講。”
“第一人乃延綏巡撫洪承疇,此人文武雙全,熟悉兵事,皇上可大用他,命他主持整個西北,乃至整個大明的剿匪之事,此人一定能勝任此事,不負皇上重停”
“洪承疇?”崇禎默默地將這個名字記在心底。
作為明末最著名的文臣和統帥,由於其被俘投降,洪承疇在曆史上一直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叛徒,但也有人認為他保留了民族的元氣,但無可否認的是,此人能力確實非常強,屬於既通政務,又知兵事的通才,在他兵敗被俘之前,都可以重用此人。
所以方逸向崇禎推薦的第一人,便是洪承疇。
“這第二人,乃大名知府盧象升,此人勇武絕倫,也擅治政理民,任一方總督絕對沒有問題,皇上可將宣府,大同一帶的防務,交給此人,隻要充分放權給他,他一定能全力以赴,幫皇上守住京畿一帶。”
盧象升的忠勇和氣節是毋庸置疑的,他麾下的雄軍,也是明末有名的強軍之一,戰鬥力超強,隻是謀略上有些問題,此人可以做將帥,但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行事有時也稍欠考慮,並非統帥之才,因此隻能排在洪承疇之後。
盧象升由於在此次後金入侵中的優異表現,早已得到崇禎的賞識,此刻聽方逸也提起此人,崇禎頓時便有英雄所見略同之福
“這第三人嘛,便是曹文詔,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能征慣戰,皇上可命他鎮守西北邊疆,以防察哈爾部林丹汗以及一些心懷不軌草原部落的入侵。”
林丹汗乃是草原上黃金家族的正統,在諸部落中聲望很高,但他和大明的關係一向曖昧不明,有時會相助大明討伐後金,有時卻也會趁機殺入大明境內,劫掠一番。
對這種立場不明的‘盟友’,必須要有一定的提防,將大明第一猛將曹文詔放在邊疆鎮守,可謂是一步妙棋。
曹文詔或許對付不住皇太極,但抵敵住林丹汗,以及股的草原部落入侵,卻是問題不大。
將曹文詔送往邊疆,方逸也有自己的一番心思,他知道曹文詔是在討伐農民軍的戰役中戰死的,心想若是給曹文詔換個地方,對方或許就不會死了。
這位曆史上的大明第一良將之死,委實是太可惜了。
讓曹文詔去邊疆,也是對他的一種變相保護。
聽了方逸的話,崇禎略一沉吟,便點零頭,道:“方世兄舉薦的三人,朕都已知曉,待朕斟酌一番後,再做定奪。”
方逸聽了,眉宇間頓時便閃過一絲擔憂之色。
心想崇禎剛愎自用的老毛病,這次又犯了,明明自己已經根據曆史的走向,給他提出了最優的賢臣良將人選,但看崇禎的模樣,他似是還有些不同的意見。
崇禎端起酒杯,望向方逸,眼中閃過感激之色,“方世兄,朕如今雖然是子,但一直都沒有拿你當外人,你為朕,為大明做了很多事,朕心裏都清楚,你安置災民,獨守遵化,毅然出城挑戰強大敵軍,為了朕,為了大明,你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朕的心裏,都有數。”
此刻的方逸,眼中也有淚光閃動,他望著崇禎,像是看著自己的兄弟,一時也是百感交集。
崇禎舉著酒杯,一臉真誠地道:“方世兄大才,朕是知道的,以你之才華,來日必將能為我大明立下更多功勞,公侯之位,朕應許你了,若方世兄還能立下更多的功勞,到時便是裂土分茅,朕也毫不吝惜。”
裂土分茅的原意,指的是將白色茅草裹著的泥土,賞賜給臣子,寓意將土地和權力給予他。
崇禎所指的裂土分茅,是答應給予方逸一個異姓王的頭銜,讓方逸如同雲南沐家一樣,成為世世代代鎮守某地的世襲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