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遊刃有餘(1 / 2)

鈍性分離,食管從賁門位置被遊離出來,暴露在術野中。

在食管外壁上,隱約能看見藍黑相間的痕跡。好在食管還沒有被腐蝕透,估計術後應該沒有特別大的問題。

“吳老師,切開後縫合,沒什麼問題吧。”劉主任還是有些擔心,小聲的問道。

食管的問題在於血運,不管是食管癌還是食管憩室,手術都要麵對一樣的事情。如果術後血運不好,切口長不上,就要麵對食管瘺的難題。

“沒事。”吳冕輕聲說道,繼續手術。

劉主任覺得要是換自己在術者的位置上,應該能分離、取出異物並且縫合,操作沒什麼難的。關鍵在於手法,這裏就是整台手術的最關鍵點。

“尖刀。”

吳冕伸手,5秒鍾後,器械護士把尖刀裝在刀柄上,拍在吳冕的手裏。

速度略慢,吳冕心中無奈。畢竟不是始終和自己配合的器械護士,沒辦法做到自己不說話,一伸手合適的器械就拍在手心裏的程度。

尖刀落下。

“吳老師!”劉主任下意識的沉聲喊道,“不是那裏!”

吳冕落刀的位置要比劉主任看見藍黑色相間的位置差了足足有1cm左右,這是很嚴重的手術失誤!位置太偏,偏的有些離譜。

“準備一個小壓腸板,最小的那種。”吳冕沒有理會劉主任的異議,而是和器械護士說道。

小壓腸板?隻一瞬間,劉主任就明白吳冕的意思。

都是主任醫師,做過食管的手術怎麼也得上千台,雖然一瞬間有些茫然,但念頭一轉也就想明白怎麼回事。

吳老師是擔心直接遊離,電池會脫落,在患兒的食管裏造成繼發性的化學灼傷。

可這麼就可以麼?劉主任有些疑惑。

換了幾個壓腸板,吳冕都不是很滿意,他知道醫大二的設備還是不夠齊全。畢竟類似的手術相當少,沒有趁手器械的話也是正常。

“劉主任,麻煩你了。”吳冕說道。

“啊?”

“小彎鉗子擋一下,手要穩,鉗嘴保持0.62cm張開的距離。”

“……”

吳冕說的,劉主任都明白。可是小彎鉗子要保持0.62cm的張開距離,這麼精確,自己怎麼做?

鉗子順著切口進去,吳冕調整好位置後把鉗柄交給劉主任。

“保持這個角度與張口度,堅持5分10秒。”吳冕說道。

劉主任無語,小心翼翼的拿住小彎鉗子,盡量保持吳冕交給自己時候的間距。

最小號的鉗子平時他做手術的時候基本不用,之前看吳冕吳老師做手術的時候,根本看不出來有什麼難度。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在做而已。

但鉗子落在手上,和以往一樣,綿不著力。兒外算是比較精細的,但劉主任還真就很難操控最小的止血鉗子。

哪怕不是遊離,而隻是擋住紐扣電池不要脫落,難度也相當大。

與此同時,吳冕和楚知希各拿著一柄止血鉗開始鈍性分離,尖刀偶爾落下,微不可見的罅隙中切斷、遊離,遊刃有餘。

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局部解剖學,而是顯微手術中的局部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