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努力嚐試(1 / 2)

“啊?”約翰·史密斯醫生怔了一下,“不是說少和吳接觸麼?”

“你那個該死的腦袋裏裝的到底都是什麼?”戴德利譏誚的說道,“我很好奇,想要看看那個驕傲的吳是怎麼失敗的。你也想看,難到不是麼?”

“可是親愛的史蒂芬,我並覺得他不會失敗。”約翰·史密斯醫生喃喃說道。

“要是這樣的話,你的工作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男人說道,“他第一次接觸胎兒手術,還是急診,沒有術前評估,沒有各種步驟的揣摩,沒有任何經驗,你覺得他第一次嚐試就能成功?約翰,你太小看你的領域了。”

約翰·史密斯醫生搖了搖頭,但他沒說什麼。

“約翰,拿起你的電話打給吳,我們可以賭100美元,吳的手術肯定會失敗。”戴德利悠閑的說道。

“不是我小看我的領域,而是你太小看他了,吳是我見過最天才的外科醫生。”約翰·史密斯醫生拿著手機,想了幾秒鍾,最後還是撥通電話。

“吳,你上手術了麼?”

“正在換衣服,怎麼了老夥計?”

“你那麵方便視頻手術過程麼……要是有哪裏不對,我能直接提醒你。”約翰·史密斯醫生略有遲疑的說道。

“可以。”吳冕很匆忙的說道,“這次麻煩你了,有機會見麵,我請你喝酒。”

掛斷電話,吳冕換好衣服,他卻沒有直接去手術室,而是靜靜的坐在更衣室的椅子上。

胎兒手術,吳冕沒親自做過。

但世界先天性疾病的會議參加過幾次,也看過費城、波士頓的醫生做示範手術。

有限的幾台手術片段不斷閃現在眼前,幾年前看的示範手術如今回憶起來曆曆在目。

各種技術細節吳冕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畢竟他對兒科不是很感興趣。但此時回想起來,多年積澱下來的醫學素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加上山火後受到爆燃衝擊,身體的某種未知改變,吳冕在“冗餘”片段閃回的過程中捕捉到一個又一個的技術細節。

一個個點連成線,一條條線構成麵,一個個麵隨即變得立體。

吳冕摸出一根煙,點燃後吸了一口。

煙,在麵前嫋嫋升起,像是在描繪著一副生動而又逼真的畫麵。吳冕一遍又一遍的模擬手術,模擬對象是見過的示範手術案例。

力度應該多大,切口如何保護,胎兒從子宮裏拉出來多少,又要有足夠的術野、又不能影響子宮給胎兒供養。怎麼才能保證肺囊腺瘤切的幹淨,又能讓胎兒少受損傷……

無數的問題、無數的細節,吳冕從有限的幾次示範手術、期刊文獻中找到答案。

漸漸的,臉上堅冰融化,一絲微笑浮現出來。

一連串腳步聲傳來,聽聲音吳冕知道是任海濤來了。點名麻醉師,薛春和並沒有提出異議。

“吳老師,什麼患者?”任海濤匆忙進來,也沒客氣兩句,直接問道。

“孕26周,胎兒先天左肺囊性瘤。”吳冕坐在椅子上,並沒有像是在八井子中醫院醫務科一樣懶洋洋的靠在椅子背上,而是坐的筆直筆直的,像是一柄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