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可能是最早的症狀不明確,但是後麵的診斷依據很充分,我覺得……吳科長,還不是結腸癌?”韋大寶含含糊糊的說道。
“那可不一定。”吳冕微微一笑,“就患者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種可能性,需要一點一點進行排查。”
“……”韋大寶無語。
用消化內鏡看到那麼大的一個瘤子,難道還不算是診斷依據?吳科長這是想什麼呢?!
要是兩個月前,韋大寶肯定會琢磨老鴰山小師叔大顯神通,慈悲為懷,看那姑娘太年輕,暗地裏不知道做了什麼手腳把一個惡性腫瘤給“變”成良性的。
但背完《診斷學》之後,他已經在不經意之間“脫胎換骨”,開始用正兒八經的臨床思維去思考病情。
類似大發慈悲,把病變沒這類無稽之談根本沒在腦海裏出現過。
韋大寶沉默,迅速把有關於結腸癌的各種診斷標準重新想了一遍。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請進。”
施中華拎著一堆檢查報告走進來。
“吳老師,這是患者家屬帶來的資料。貝拉克教授已經看過了,您幫著掌一眼。”施中華道。
“貝拉克怎麼說的?”吳冕一邊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片子,一邊詢問道。
“貝拉克教授認為是原發性結腸癌,但是沒有轉移,手術之後不用放化療,痊愈的可能性大於90%。”施中華平靜說道。
吳冕輕輕點了點頭。
“家屬也聯係了魔都胃腸醫院的朱長虹朱教授,那麵給的診斷和貝拉克教授一樣。”施中華繼續說道,“家裏的態度有些猶豫,不知道請朱長虹教授來做手術還是由貝拉克教授做手術。”
“嗯,慢慢想,這個不急,我看一眼資料。”吳冕站起來,從施中華手裏接過檢查報告和片子。
三個CT影像的片子袋,其中一個帶子裏有厚厚一遝化驗單與檢查報告單。
單子有些淩亂,吳冕先拿出來最早的一張CT片子,走到窗前對著陽光舉起來。
韋大寶雖然背下來診斷學,但閱片是另外一顆技能樹上的技能,他暫時還沒點亮。
不隻是暫時,以韋大寶的年紀估計這輩子都沒辦法徹底點亮。這裏麵涉及太多專業技能,一言難盡。
韋大寶看了一眼片子,看不太懂,於是開始找報告。
報告很明確——乙狀結腸腸壁腫脹、增厚,可見局限性明顯增厚,並可見1.5 cm×3.0 cm實質結節狀影,增強掃描後呈均勻中度強化,提示有動態變化。
估計是消化內科的醫生給下的檢查,CT一般不用來看空腔髒器,比如說腸道。但要是裏麵長東西了,會做個腹部CT看一眼,作為診斷依據。
又多了一條證據,韋大寶心裏想到。哪怕很不願意看到一個不到30歲的姑娘診斷結腸癌,但自己是醫生,必須要客觀。
吳冕這次閱片時間很長,他用右手拇指、食指夾著片子,對著窗口的陽光,偶爾還會變換角度,讓陽光穿透自己需要仔細審閱的部分。
沒有閱片器,隻能暫時這麼對付一下。施中華站在吳冕身後,也不太清楚吳冕在做什麼。
其實省腫瘤醫院的診斷已經足夠了,這畢竟不是什麼疑難雜症。再加上魔都胃腸醫院朱長虹教授的診斷、麻省總醫院貝拉克教授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