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這哥們比他們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善於籠絡人心,甚至能夠把敵手吸引到自己一方。
十三翼之戰後不久.對劄木合的殘酷無情心懷不滿的兀魯兒惕部首領主兒扯歹和忙忽惕部首領忽亦勒答兒各率所屬族入離開劄木合,前來投靠鐵木真。主兒扯歹和忽亦勒答兒後來成為鐵木真的兩員驍將。
還有就是鐵木真老爸也速該當年的老朋友蒙力克也回來了。蒙力克之重新回到鐵木真汗身邊是意味深長的,雖然這中間也夾雜著具有諷刺意味的秘密。讀者一定還記得,蒙力克是也速該把阿禿兒生前的心腹人物。正是他在也速該臨終的床前接受其托孤重任,親自前去把未來的鐵木真汗領回了家。但是,盡管也速該把阿禿兒生前如此信任他,後來他還是辜負了這種信任,忘記了自己作為鐵木真保護人的責任,終於一度拋棄了訶額侖母子。
前不久,鐵木真同劄木合傍晚分手時,他竟舍棄鐵木真去投劄木合了。現在,他又
回到了成吉思汗身邊,而且帶來了他的七個兒子。蒙力克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之重新歸附成吉思汗,充分表明成吉思汗無疑已開始時來運轉了。這裏先悄悄預告一下,後來,老蒙同誌的大兒子出了大事。
對於所有投奔他的帳下的人,他都一概歡迎。後來他還特地在斡難河附近密林中為所有投奔他的人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就像對待他的忠心擁護者那樣熱情。
投奔鐵木真汗的人在與日俱增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形勢,其原因就是鐵木真汗以自己的行動表明,他已是一位強有力的人物。對於這樣一位強有力的人物,一些人當然更願意投奔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保護者,而不想與他為敵。人們爭相投奔他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所建立的政權的特點是井然有序,頗有章法,穩重溫和,刑罰有度,合乎道德(甚至是慈悲人道)。
這些特點正是與他作對的其他政權所不具備的。
泰赤烏屬部照烈人的駐地與鐵木真的住地相近。有一天照烈人和鐵木真都來到草原的一座山上打獵,鐵木真有意向他門靠攏,結果這一天的圍獵十分順利。
照烈人很高興,爽歪歪地說:“我們就在這裏和鐵木真一起過夜吧!”
他們共有四百人,由於沒有帶來鍋和食糧食,有二百人回自己的住所去了,剩下二百人在此過夜(牧民的生活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時而暴飲暴食、大吃大喝,時而饑腸轆轆)。
鐵木真得知這一情況。立刻下令把他們所需的鍋和食糧都送了過來。
第二天繼續打獵,鐵木真故意將野獸趕到照烈人一邊,讓他們多有獵獲,照烈人十分感激鐵木真,說:“泰赤烏部將我們扔在一邊,不理睬我們。過去鐵木真同我們沒有交情,卻厚待我們,給了我們這些禮物,他真是關懷自己的部屬和軍隊的好老大啊。”
當然,這肯定是鐵木真哥們的一種政治策略性的慷慨,其目的隻能是收買人心,爭取得到各部落的好評,從而擴大他的附庸隊伍。
照烈人返回自己的營地時,一路上向所有的部落傳播鐵木真關懷他人,樂善好施的君主風度。
不久,照烈部的首領玉律把阿禿兒找到馬忽帶牙答納商議:“我們遷到鐵木真那裏去,跟他混世界吧。族人都說這哥們待人不錯的哦。”
馬忽帶牙答納不同意,他說:“泰亦烏人是我們的族人啊,怎能平白無故跑到鐵木真那裏去呢?這是對本族的背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