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在實施攻心戰之前,先要使者背熟了他的話,再去向王罕等人口述。從這點可以看出,當時還沒有蒙古文字。(1204年,鐵木真汗征討乃蠻之時,乃蠻掌印官回鶻人塔塔統阿雖然遭逮捕,依然守著國家的印信。鐵木真汗非常嘉許他忠於自己國家的行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國的文書印信,並命令他教授太子、諸王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蒙古人至那以後便采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學界稱為回鶻式蒙古文)。
雖然派人向王汗他們說了那麼多長篇大論,但鐵木真這哥們兒還是覺得躲得越遠越好,便向北撤退,退入班朱尼河畔,在那裏下營。班朱尼河畔所處地區,西北部是多樹木的草原,有許多鐵線蓮屬植物和草屬植物,間有一叢叢樺樹和柳樹,土質為粘土和沙土。東部靠近塔雷湖一側也是一片草原,多生苦艾,地質為鹽土。在當時季節,班朱尼河畔幾乎幹涸無水。
可以說,此時鐵木真汗已經退到了蒙古地麵的最東北邊界通古斯種族人居住的泰加森林邊緣地帶,處境極為艱難,至射野馬為食,汲渾水以飲。
鐵木真在班朱尼河畔(今呼倫湖西南),環視左右,隻有十九人相隨(是大將數目,士兵還有蠻多的啊),乃振臂大呼:“誰助我完成大業?”
十九人齊聲相應與鐵木真汗盟誓,誓死相從。
鐵木真老大喊完後便解下自己的鐵盔,舀起班朱尼河的渾水,對這十九人說道:“與我同飲此水者,世為我所用。”
並許諾,此時共飲班朱尼河水的人,可以犯九次死罪不殺。
這十九個人都被深深感動了,爭相舀水,跟他大口地共飲渾水,宣誓一生追隨他,效忠他。這十九個人後來被稱作“巴勒隻溫惕”。
這就是著名的“班朱尼河盟誓”。
班朱尼河大戰及誓言,對於鐵木真老大凝聚軍心,讓手下猛將能為他赴湯蹈火,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鐵老大也是絲毫不敢氣餒,他知道,自己不但不能倒下,而且還得相當的樂觀,於是經常樂嗬嗬地大講特講“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故事,讓馬仔們始終保持著頑強的鬥誌。
發誓完以後,他們繼續撤退,最後在哈拉哈河中遊安營紮寨。在行進途中,潰散的部眾陸續追了上來,人數就越來越多了。
這時候的鐵木真同誌,顯示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聚攏失散人馬的同時,他開始遊說駐牧於附近的部族,爭取他們的全力支持。
也許,鐵老大真的是上天注定的老大,原先走散的部眾一群一群地歸來了;別的部族也越來越多的投靠過來了。
首先,豁魯剌思部頭人搠斡思察罕麵見鐵木真,隨後率百姓歸降。
此後不久,來了一名穆斯林商人。此人名叫阿三。阿三在汪古惕部營地(中國山西省長城附近)逗留了幾天後,一路行至額爾古納河。他騎著一頭白毛駱駝,趕著一千隻羊,沿上額爾古納河而下,想換取一些貂皮和鬆鼠皮之類的皮貨。在外貝加爾湖泰加森林邊緣地區,收購這類皮貨是很容易的事。他繞道來到班朱尼河畔飲牲口,在那裏與鐵木真汗相遇。他們之間不久即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後來,有三個穆斯林(阿三,紮法爾一忽紮,達尼失門德一哈吉卜)成了大忠臣。
這一千隻羊對鐵木真汗太重要了。
就是靠吃這些肥羊,將士們的體力迅速恢複,又生龍活虎了起來。而且經過這段休整,戰馬也養肥了,養壯了。鐵木真汗的營地人嘶馬鳴,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鐵木真的親弟弟拙赤合撒兒也來到了這裏。在這以前,他是當了克列亦惕部的俘虜呢,還是像別人一樣投靠了克列亦惕部?這一點史書上沒有明確。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在克列亦惕部一心想回到哥哥鐵木真的身邊,於是設法避開克列亦惕人的監視,離開老婆和三個兒子(也古、也鬆格和禿忽),帶著幾名同伴來找他的哥哥了。他的妻兒留在克列亦惕人手中,自然命運難卜。他先來到合刺溫敦山。此山在孛羅赤出沃克山附近(孛羅赤出沃克山位於斡難河與音果達河之間,山上有一些雪鬆和落葉鬆)。合撒兒尋兄不得,便在荒山中流浪,餓急了隻好食用隨身帶的毛皮和弓弦,狼狽非常。他和幾名同伴最後衣衫襤褸艱苦流浪到了班朱尼河畔,終於找到大哥鐵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