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大的連排(1 / 2)

安國忠帶二個連在三平鎮一帶建立第二道防線,第一道阻擊線是由白崇富帶著一個連在三平鎮前方六裏。從早上開始安國忠便聽到日軍的炮擊聲,安國忠從前方通訊兵的旗語中了解到,日軍隻是進行了炮擊,步兵倘未進攻。安國忠對日軍的進攻套路還是很清楚的,日軍向來是先炮轟,炮轟完後才是步兵衝,步兵衝鋒不利則退回去進行炮轟。

對剛開始的炮轟安國忠並不在意,他知道白崇富最前沿隻有少量的人馬,做的是假工事,真正的阻擊線是在第二道中,第二道工事中有交通壕與第一道相連,最前沿被鬼子炸成粉末對白崇富也起不到什麼傷害。

很奇怪的是炮擊都停了一個小時,日軍步兵仍然沒發動進攻,安國忠心裏也不踏實,幾次讓人打旗語問,都說日軍沒有派步兵進行攻擊。安國忠不認為日軍會繞道而行,除了這有公裏,其他都是鄉間小道,要是輕步兵百十來人還可以從鄉間小道上過來,離開了公路,日軍的重武器走那些道非陷進去不可,何況就是那些鄉間小道安國忠也派人進行了監視,隻要一有什麼動靜,他也能得到消息。

整整一上午日軍隻是對白崇富連進行了一次炮擊,讓安國忠有些摸不著頭腦,要知道對麵日軍可是一個加強大隊,有一千五百餘人,偽軍也有近四千人。謝副座給自己的任務是節節抵抗就行,不必和日軍死磕。所以安國忠將手上六個連分成四道進行阻擊,第一道是白崇富連,白崇富連的任務是在前方稍作抵抗,給予日軍一定殺傷就可以撤退。第二道是自己帶的二個連,在三平鎮前方三裏地,第三道是三平鎮內,由副營長程鐵柱帶領。安國忠準備在三平鎮內和日軍打一場巷戰,對於巷戰安國忠很自信,李二帶第一批人來橋楓,專門進行過巷戰訓練,何況巷戰中日軍的重火力根本用不上,第四道阻擊線則是在三平鎮後麵四裏地,這主要是保證三平鎮部隊的撤離通道,以及必要是對三平鎮內進行增援。

正在安國忠和白崇富深感迷茫時,謝副座發來戰情通報,周鎮日寇在偽軍混成旅的反正情況下,與日軍進行一夜激戰,日軍一個大隊被混成旅擊斃近九百人,從周鎮方向進攻的那路日軍基本已喪失作戰能力。安國忠從地圖上查看後,才明白日軍為什麼隻是打了一陣炮後也沒用步兵發動進攻,周鎮一路潰敗後的日軍整個左邊已門戶洞開,沒堵上這個口子前日軍不敢全力的對遊擊大隊發動進攻。

安國忠立即騎馬趕到白崇富連,“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根據司令和副座的意思,這次混成旅的反正,對掃蕩的日偽軍打擊很大,而縣日偽軍之間必然會產生很深的隔閡,日軍和偽軍之間的駐防也會分開,這樣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這點,將偵察人員全部撒出去。發現日偽軍移防,一定要偵察清楚,如果白天日軍沒有進攻,到晚上,我們派出小股部隊對其進行騷擾。”

白崇富點頭稱是,“出去騷擾的部隊怎麼安排?是我們這邊派出部隊嗎?”

“不用!你們的任務還是在這對日偽軍進行阻擊,晚上我派人出去,所有在陣地進行阻擊的部隊都不動。原定的計劃不變,我從後麵抽出一個連以班排為單位出去活動就足夠了,在這我們地形熟悉,日偽軍遠道而來,隻有要部隊一擊就走,夜晚日偽軍不敢追出來。你們在這有可能的話要接應出去的騷擾部隊。”

正如李二和謝民所預料,周鎮進攻好一路日偽軍失敗後,日軍迅速的做出調整,而所有日偽軍的駐防也開始分散,不再和過去一樣成集團,進攻三平鎮的日軍分別駐紮在三個個村莊,成品字型。而偽軍四千人則分別駐紮在四個村。

下午五時左右,天空開始烏雲翻滾,不多時豆大的雨點便落了下來,安國忠看著這天色心中高興,對於民國年間的中日軍事對比,國軍不管是在人員訓練和裝備上都遠遜於日軍,日軍的裝備最重要的強在重火力上,特別是飛機坦克大炮日軍都遠超中國軍隊,在輕武器上兩國的士兵的輕武器相差不大,日軍主要的使用三八大蓋射程和精度上要超過中國軍隊軍隊使用的漢陽造,在近戰時,三大蓋殺傷力反而不如漢陽造。

最為重要的下雨了,這場雨下得還不小,這對夜間出去活動的中國軍隊就很有利了。要知道現在整個道路都是以泥土為主,一下雨道路會很泥濘,日軍穿的翻毛皮靴子隻要一沾上泥就很重,行動會很不方便,而遊擊大隊能雖說每個都發了一雙布鞋,但遊擊大隊的士兵都窮慣。這樣的天氣是絕對舍不得拿出來穿,基本人人都備有一雙或是幾雙的草鞋。在泥濘路上,草鞋跑行動起來很輕便也不容易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