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貪念驅使著一切,引起馮劉兩家關係惡化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兩家田地相鄰,當年被害者的父親馮老頭和劉光濤的父親因為土地邊界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最後成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仇人。
劉光濤家的經濟條件在村子裏算不上好,而鄰居老馮卻又打起了自家麵積不大的一畝農田的主意。
劉光濤幹完農活後回到家,看見自己的父親正站在自家門口和鄰居老馮理論。
二人爭得麵紅耳赤,馮老頭竟然伸出手來推搡老劉一把。劉光濤見了怒火中燒,跑上前去抓住老馮就是一陣拳打腳踢。而這時老馮的兒子馮春化也趕了過來和劉光濤大打出手。
村民們趕緊將這二人拖開,全村上下的所有村民都對劉光濤兄弟二人感到畏懼,唯獨這個馮春化卻對劉光濤沒有絲毫恐懼。村民怕馮春化吃劉光濤的虧,硬是將他連推帶勸的打發回去。
從那之後,馮劉二家的三位年輕人都卷入了土地邊界的爭奪中。
馮春化和劉光濤兄弟二人但凡見麵必定針鋒相對。
老劉活到一把年紀什麼都沒有,隻有那一畝農地,而現如今鄰居打起自家田地主意,他做不到視若無睹,要知道,那畝地,可是老劉的命根子。
馮春化比劉光濤兄弟倆還要猖獗,某日他趁劉光濤兄弟二人不在家,跑到老劉家指著老劉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個老不死的老漢。你娘腚子的要是再敢跟我爹搶地,老子殺得你全家老小一個不留,切你們的肉拿去喂狗。”馮春化罵得過癮了便摔門回到自己家裏,老漢很委屈,直到劉光濤兄弟倆都回到家裏,老漢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兄弟二人哭訴。
劉光濤兄弟倆怒形於色,抄起家裏鋤田用的鋤頭任憑老劉怎麼拉怎麼勸都無濟於事。
二人踢開馮春化家院子的門,掄起鋤頭就向正在喂雞的馮春化揮舞而去。
人一旦處於憤怒的狀態就露出了他們的本性,此刻的劉光濤兄弟二人已經如同泯滅人性,他們才不管馮春化如何跪地求饒,他們隻管宣泄心頭惡氣,直到馮春化被砍得倒在地上抽搐,二人才停下手來。恍然發現地上流淌的鮮血,嚇得失了魂趕緊往家裏躲。
劉光濤兄弟二人直到自己闖了大禍,後悔不已,他們隻希望馮春化不要死,隻要馮春化一死,兄弟二人今後的日子就得在牢裏度過。
劉光濤的父母給了劉光濤和他哥哥一筆錢,對他們說:“趁這件事情還沒鬧大,趕緊逃吧。逃得越遠越好,警察來了問我和你娘,我們就說我們啥都不知道。”
劉光濤不像哥哥,哥哥沒有成家立業,畢竟自己孤身一人要逃起來還不算太難,可他呢?帶著妻子和兒子,他能逃去哪?
接著,妻子的一句話免去了他的後顧之憂:“你和哥趕緊逃吧,我帶著兒子去娘家躲一陣。放心,警察要是問起來,我也說不知道。”
就這樣,劉光濤抱著心頭對父母和妻兒的愧疚和哥哥收拾好東西連夜逃離了老家。
好景不長,兄弟二人逃亡通化市不久哥哥便被警察逮捕判了七年有期徒刑。而劉光濤卻意外地虎口脫險再次逃離通化市,這一逃便長達14年之久。
十四年,起初劉光濤一直活在對自己深深的自責中,他不安、惶恐、悔不當初。終日不敢見光,十四年來,化市警方雖然沒有放棄對劉光濤的追捕,但劉光濤就像是有如神助,蹤跡石沉大海始終沒有浮出水麵。
這十四年中,劉光濤過得到底有多提心吊膽,常人根本無法體會。劉光濤自己對蕭懷慕冀弘闊說道,離開通化市以後他就逃到了河南安陽,在河南安陽過起了隱姓埋名漂泊流浪的日子。為了掩人耳目,劉光濤選擇住在火車站一帶魚龍混雜的地方,每當他躺在火車站的長椅上過夜時,身邊一有動靜,他都會被嚇醒驚出一身冷汗。因為背負命案,他根本不敢找工作,隻有在火車站路邊撿瓶子賣錢,吃的喝的都是一些旅客剩下不要的。那段時日,他不斷吃癟,不斷受人白眼,不斷遭人驅趕。日子過得還不如叫花子。
在河南安陽安全的過了幾年,。因為沒有被警察發現,劉光濤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他結識了社會上的混混,夥同他們犯了大大小小足有十幾起的搶劫偷竊案。他給他自己取了個化名——衛宇,他通過這個名字掩人耳目。每犯一次案,他的心就像鋪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他看到穿警服的人他就覺得害怕,最終他選擇離開河南安陽,來到賭城。
十四年,任誰離家逃亡這麼多個年月誰都會想家。劉光濤也一樣。他曾經壯著膽子偷偷溜回老家,怕被人認出來他還戴上帽子和墨鏡。當他看到闊別十四年的老屋,卻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