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所提出的建議,被漢武帝所采納,修複了秦朝始皇時期大將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防禦工事,以解除匈奴騎兵對長安的威脅。
現如今,衛青李息兩路大軍得勝而歸,封侯行賞之禮也已結束,邊疆防禦一事也有了著落,公事既然已經處理完畢了,那麼還剩著私事等待著衛青去處理呢!
離開皇宮之後,衛青當務之急便是去看望自己的外甥霍去病,霍去病從高闕返回長安之後,所經曆的一幕幕都在腦海當中揮之不去,血腥的殺戮,無情的兵戈,讓他知道了,戰場並不是他所向往得那樣!
從高闕回來以後的霍去病經曆了驚心動魄的生死邊緣,他也從中磨煉到了許多,每天早上的破曉時分,他就會準時練武,為了提高自己在實戰當中的膽量和技巧,霍去病甚至還會去找羽翎軍士兵們切磋武藝。
這不?衛青來到自己姐姐衛少兒的家中還沒有找到霍去病的人呢?最後還是在羽翎軍的練兵場上找著的霍去病,霍去病現在正在同一名羽翎軍將士切磋著槍法呢。
霍去病雖年僅十三,但是跟隨衛青習武卻有八年之久,這八年以來,衛青雖常年征戰在外,卻仍然教授著霍去病武功,刀槍劍戟,騎射之術,衛青可以說是對霍去病毫無保留。
雖然霍去病習武刻苦認真,練至今日也算是有一番功夫,不過在這八年以來,衛青都忽略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實戰當中的膽量!
而這一樣,若不是霍去病在高闕城前的膽小如鼠,恐怕衛青到現在都發現不了,好在霍去病自己也有著一定的思考能力,雖然在那時,他被戰場上的冷血無情給嚇住了,但是當他的憤怒在燃燒的時候,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小瞧的。
不然的話,那些十幾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匈奴人就不會死在少年霍去病的那一口大刀之下,自那以後,霍去病便開始認真的反思自己,為此,霍去病還將自己特地鎖在了家中,誰都不見,昭陽公主和其母多次來看望,都被霍去病拒絕了,也是這近兩日才出現人們的視線之內。
原來霍去病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在反思著自己在高闕戰場時的所作所為,他為自己的天真而感到可笑,本想沙場殺敵立功,報效朝廷,所連拿著長槍向前衝的勇氣都沒有,歸根到底,隻能歸結在兩個字身上:“膽量”
行軍打仗,戰場殺敵,靠的就是將領心中的膽量,若是畏畏縮縮,那不是給了敵人可乘之機,那高闕戰場上,若非衛青指揮得當,三軍將士用命,恐怕霍去病是有命去,沒命回了。
好在霍去病對此吸取了經驗教訓,以前練武,他總是和昭陽公主在一起練習武功,雖然刻苦,也在進步,但是卻抵不上一場實打實的較量所學到的東西要多,所以,霍去病決定挑戰長安城內羽翎軍校尉,現在正在練兵場上較量,而衛青則是在暗處觀察著。
霍去病在軍中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一個人物了,而這名氣並不是霍去病自己爭取來的,而是因為他的舅舅乃是當朝的車騎將軍衛青,所以吸引了一些羽翎軍士兵們的關注,想要看看這霍去病在衛青的調教下,實力究竟如何?
此時,羽翎軍校尉已經與霍去病交戰了一個回合,雙方都隻是簡單的試探對手虛實,同時,校尉他還有點輕視霍去病,不過接下來的這一個回合,校尉可不得不打起精神來了。
霍去病拿著長槍筆直的刺向校尉的胸膛處,速度奇快,並且槍尖還在不停地轉動,看著校尉有一些眼花繚亂,於是校尉幹脆一側腰,讓霍去病給撲了一個空。
霍去病見這一槍刺空,立刻將槍收了回來,而這時校尉的槍從斜麵劈來,霍去病右手一揮,用槍身去擋,掌中暗地發力,力大無窮,直接就把校尉給震出數步開外。
霍去病見校尉身體在往後退,根本就沒有站穩腳跟,一個追身就上去了,那手中的長槍從上而下,一記大力劈砍朝校尉劈去,校尉將長槍橫著,用槍身去擋,咬著牙吃力的抵擋著,心中對霍去病大吃一驚:“這小娃娃咋如此厲害,看來啊他盡得衛將軍真傳啊!”
這個時候,躲在暗處觀察的衛青也終於按耐不住自己,又找來了兩名羽翎軍校尉,讓他們兩個人突然殺出,對陣霍去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