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第六名,高士廉。
這個位置,李世民再次動了私心,留給了長孫皇後的娘家人。
高士廉是個帥哥,老帥哥,他的肖像掛在淩煙閣,應該會大大拉升二十四功臣的顏值。畢竟。長孫無忌、徐茂公、尉遲恭、秦瓊這些人,一個比一個難看。
當然,長的帥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甚至,壓根就不是原因。
高士廉之所以入選,隻是因為,他,是長孫皇後的親戚。
高士廉是長孫皇後的舅舅,嫡親的親娘舅。不在榜單中安排一個合適的位置,怎麼對得起九泉之下的長孫皇後?
其實,李世民對高士廉之所以念念不忘,感恩戴德,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高士廉對大唐功勞有多大,而是因為,正是這個舅舅作主,將長孫皇後嫁給了李世民。
如此大恩大德,李世民隻將其排在第六,似乎都有點不好意思。
榜單第七名,尉遲恭。
這個位置,李世民留給了自己的心腹打手,超級保鏢。
有資格競爭這一位置的人選,主要有三個:尉遲恭,秦瓊,羅士信。
羅士信死的有點早,很多驚心動魄的戰役,沒有機會參與,立功自然也就有限。
而且,他死的實在太早了,估計,李世民對他的印象,已經有點模糊。
因此,羅士信,不出意料的出局。
剩下的兩個人,尉遲恭和秦瓊攜手進入榜單。接下來,就是名次的競爭。
無論是武功,還是忠誠度,尉遲恭和秦瓊都是半斤八兩,不分伯仲。
不過,論與李世民的關係,尉遲恭顯然更加親近和深厚。而且,尉遲恭還曾在戰場之上,至少救過李世民兩次。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何況,還是兩次?
還有,當李世民與李建成的太子之爭日趨白熱化的時候,尉遲恭被李建成誣陷入獄,受盡折磨,卻咬緊牙關,沒有招認一個字。
這,實際上等於又救了李世民一命!
還有,玄武兵變中,李世民的兵力其實處於劣勢。如果,不是尉遲恭拿著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喝退敵兵,玄武兵變的結局,恐怕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這,可不可以說,無形之中,尉遲恭又救了李世民一次?
秦瓊,拿什麼跟尉遲恭競爭?
因此,第七名的位置隻能留給尉遲恭,秦瓊隻能往下排,再往下排,一直排到最後。
榜單第八名,李靖。
這個位置,是留給第一武將的。這裏的所謂第一武將,指的是智勇兼備的帥才,而不是尉遲恭、秦瓊那種衝鋒陷陣的超級打手。
如果,這份名單新鮮出爐的時間,是在貞觀初年。這個位置的競爭,將非常激烈:李孝恭、李神通、王君可、徐茂公、李靖,甚至程咬金,都有可能加入競爭的行列。
這些人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脫穎而出,奪走這個位置。又沒有哪一個,能真正作到讓人心服口服。
因為,這個時候,真正的第一武將應該是李世民。
不過,時間來到貞觀十七年,這個位置的競爭,已經毫無懸念。
李孝恭和李神通作為大唐皇族,隻能去競爭象征家族榮耀的榜眼位置,第一武將之爭與他們無關。
大刀王君可大腦短路,走上了造反之路,可謂自毀前程,怨不得別人。
徐茂公和程咬金,雖然身經百戰,卻是勝負參半,甚至勝少負多,排在第八高位,似乎有點勉強。
而且,那個程咬金,似乎隻是個將才,距離帥才的標準,還有一點點距離。
最後,隻剩下一個人,李靖。
李靖一生直接或者間接指揮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全都取得了勝利,而且,是酣暢淋漓的大勝,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勝。
如果把四大戰役中的任何一次,單獨拎出來,都足以幫助李靖進入這份名單,而且,位次絕不會太低。
而且,四大戰役,涉及水戰、步戰、騎戰,甚至還包括叢林作戰、沙漠作戰和草原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