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調整自己的心態(2 / 2)

“你認為事物是什麼樣,那它們就是什麼樣,因為是你認為事情就是那樣的。”李自明念道。

“任何時候,哪怕是無意之中被撞了一下,也會充滿浪漫和快樂———想想吧。”郭先生開玩笑道,“如果有人惹我生氣,或是某件事情不合我意,我會想起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我知道,萬事皆有因。也許是因為他們心情不好,也許是因為他們身心疲憊、壓力重重。人們通常並沒有惡意。”

“很有可能,”郭先生微笑著繼續說,“我很快就意識到,情況並沒有我起初想象的那樣糟糕,隻是我自己把事情看得那麼糟糕,我隻需改變一下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靈活、寬宏大量。”

“毫無疑問,我也犯過很多錯誤!每個人都犯過錯誤!如果我中了大獎,或者在棒球比賽第九局快結束時擊出本壘打,我還會那樣在意眼前的煩心事嗎?我肯定不會!你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對吧?”

“隧道盡頭總有光亮,”李自明點點頭讚同道,“因此,我們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光亮上,關注事物的光明麵。證據不足,就應作無罪推定。我學到了這些。”

“很好,我很高興你能夠明白。半杯水的理論我想你也聽說過,這個玻璃杯從不同方式看,可以是半滿的,也可以是半空的。可以說,水平麵並沒有多大變化,不同的是我們看待玻璃杯的方式。”郭先生轉動著那隻裝有半杯茶水的水杯說。

郭先生說:“說到這裏,我想起了公司裏的一個名叫劉傑的夥計。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很久。他的人生目標就是65歲退休後,拿養老金開一家酸奶冷飲店,就跟我家門前的店差不多。”

“他真的做到了。他喜歡推出新口味的冰激淩,喜歡大人小孩們到店裏聊聊天。他的夢想實現了,他的店裏顧客盈門———而且都是老主顧。他‘退休’一年半後,他的女兒就開了一家分店,後來他的太太和兩個妹妹也開了一家分店。如今他們共有11家冷飲店,現在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哦,這個貼近我們的生活!讓我覺得不那麼遙遠!”李自明評論道。

“我原來也這樣認為。但是,現在,我開竅了,”郭先生說,“如果我這位朋友不是等到在公司幹了很久而是幹了5年就開冷飲店呢?要是他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就馬上行動呢?那他如今會擁有多少家店呢?他會多出多少年做自己喜歡做的而不是自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呢?”

李自明慢慢露出了笑容,同時郭先生的臉上也慢慢露出了笑容,郭先生說:“自明,這是關於使命我送給你的最後一句話了。我已經將我所知道的都教給了你。現在,你該運用這些經驗做出選擇並采取行動了!”

李自明低頭看著桌子上郭先生正在寫的話,讀了起來:

音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他望著自己的老師,露出了微笑。他突然明白了,他將實現自己的人生使命:“我們最終成功的程度,是由我們實現自己的使命,幫助他人取得的成就來衡量的。是這樣吧,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