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那天下了一場大雪,房門差點兒推不開,英子穿著大棉襖,拿屋裏唯一的挖掘工具爐鏟子吭吃吭吃地挖了好久才把門前的雪“推”開,勉強開了門。
深一腳淺一腳地到小棚子那裏從雪裏扒拉出了幹柴火,又從木柴火堆裏拿了木頭,一扭頭甫秀花拿著大盆端了一盆的煤出來,母女兩個合力把材料準備齊全,總算點著了鍋爐,讓屋裏有了點熱乎氣兒。
這個時候雪珍才起來,捂了件大衣哆哆索索地問,“媽,早上吃啥。”
“吃啥?吃雪。”甫秀花瞪了她一眼,就算她再偏心也知道大閨女遠沒有二女兒能幹。
早飯當然不會吃雪,甫秀花把之前“呼”肉留下的老湯當鍋爐,一顆大白菜切成兩半,四分之一扔進了鍋裏,從麵口袋裏舀了一碗麵,一點點的淋水,做了滿滿一鍋的疙瘩湯。
韓家的鍋爐是兩用的,能燒鍋爐也能當爐子使,一頓飯做完了,屋裏的溫度也升起來了,這個時候韓兆秋和家寶才慢吞吞地起來。
甫秀花瞧著韓兆秋忍不住歎息了一聲,“你爸要是身體還好,哪用你掃雪啊。”
英子沒回她的話,端著碗到醬缸那裏盛了半碗醬,又從醬口袋裏撈了根黃瓜出來。
現在韓家的日子確實“好”過了一些,甫秀花一瞧醬是帶冰渣的,舍得拿出一個雞蛋打了雞蛋醬,醬口袋黃瓜裏也舍得倒香油了。
一家人唏裏胡嚕吃完了疙瘩湯,身體也暖了起來,韓兆秋看了看外麵,“這麼大的雪還能回屯子嗎?”
“回不去就在家裏自己過年。”甫秀花是一點都不懷念屯子,更不懷念自己的公婆,日子過得越好越忍不住回憶過去的日子,沒分家之前自己家過的那是啥日子啊,吃得東西擱現在狗都不吃。
“早知道這樣過小年的時候我就應該帶家寶先回去。”往年過完小年,他們就回屯子了,一直能呆到正月十五。
現在家裏有買賣,關門一天就少掙一天的錢,年前年後正是生意好的時候,臘月二十九甫秀花才舍得回去,初三、四就得回來,雪珍也急著幹活掙錢……
不管他怎麼想的,甫秀花麻利地收拾碗筷,英子也想幫忙,“你別在這兒了,跟你姐把前麵的閘板下了,快過年了,油鹽醬醋哪樣都賣得快。”
“誒。”英子和雪珍去前院下了閘板,開了門,還沒等把爐子點著呢,就有人進來買東西,甫秀花說得對,快過年了,就算是最摳索的人家也要買些東西,食雜店別看生意小,一天到晚零零碎碎不少賣東西。
到了晚上的時候,果然傳來了消息,小巴大客都不下屯了,去了怕回不來。
這下好了,踏實地在城裏過年吧。
可誰知道來了個意外之客,將“不可能”又變成了可能。
已經改名叫韓采薇的韓雪彩開著一輛212到了韓家,她穿了件雪白雪白的羽絨服,臉上化著妝,口紅的顏色豔得像火。
“三叔,三嬸,我明個兒要回屯子,你們跟我一起走不?”
212吉普車啊,在過去那是隻有幹部下鄉才會開的,現在雖然落伍了,但在韓兆秋兩口子眼裏仍然氣派極了。
“你哪兒來的車啊?不……你啥時候會開車的啊?”
“這輛車是別人頂帳給我們老板的,才頂了不到五千塊錢,我學會開車他借我練手的。”韓采微笑眯眯地說道,她打量著三叔三嬸的房子,跟農村的房子比算是鳥槍換炮了,在縣城裏也能算得上是“中等”。“三嬸,當初你們買這套房花了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