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
愛上旅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便愛上了旅行。也許是因為受到朋友遠行歸來時那種興奮的感染,也許是因為經常在網上看到震撼人心的絕美風景照,也許是因為人天生就有追求涉險的衝動,也許是因為我本身就是隨性自由的水瓶星座……
不知不覺間,手機裏已下滿了各種出行APP,網頁收藏夾裏也都是各種旅遊攻略,和朋友聊天的開頭語總是“我想去……”,關於旅行遊記的書籍買了一本又一本。偶爾碰到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的時候,我都會在愛好那一欄裏認真地填上“旅行”兩個字。
非常喜歡古羅馬哲學家奧古斯狄尼斯的一句名言:“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隻讀了其中的一頁。”若幹年前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忍不住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裏,盡可能讀完這本書;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親眼去看看這個世界。世界之大、世界之美,有那麼多美好而神秘的地方等待我們去欣賞、去閱讀——巍巍高山、滔滔江河,既有大漠沙如雪的滄桑豪放,又有春水碧於天的清新柔情。隻要領略到了,就再也舍不得回頭。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少年時期的第一次出行,目的地在杭州。雖然離家不遠,但畢竟那時年紀還小,而父母又都是傳統而保守的人,他們不放心我一個女孩孤身外出。我堅持不懈地吵嚷了數日,卻都是無功而返。所幸我還有興趣相同的朋友,在得到她們的支持,又經過幾番交涉後,終於獲得了結伴同行的準許。至今還記得那是初夏一個明媚的午後,在家人的千叮嚀萬囑咐中,我們幾個人一起懷著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杭州的大巴。那真的是一段美妙的旅行:在花港觀魚,到白堤漫步,乘船在三潭印月的實景處拍照,到靈隱寺的佛堂裏燒香祈福,白天在南宋禦街流連忘返,晚上到紫金港夜市大飽口福……
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出去的次數多了,家裏也就漸漸放得寬了;出去的次數多了,自己的行程安排也就愈加得心應手。我學會了怎樣訂票,學會了怎樣尋找住宿,學會了怎樣更安全地保護自己。閑暇時分,約上三五好友外出踏青。而更多的時候,隻是打聲招呼,或是留下一張字條,便自己一人坐上開往別處的列車,一路悠然。
記得網上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而對於旅行來說,即使一個人也可以獨自背起行囊走遍千山萬水。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短暫的一生在曆史的長河中是那麼地微不足道,趁著年輕,趁著還能走動,放下世俗的紛紛擾擾,在陌生的地方漫步,看陌生的人,賞陌生的景,體會陌生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每一天都可以充滿未知、充滿期待。
曾幾何時,我赤腳站在三亞的海灘上,踩著柔軟的細沙,在濤聲陣陣中看浪花翻卷、海闊天空;曾幾何時,我行走在京城繁華的街頭,逛遍市井街巷,在人流如織中看古跡輝煌、華燈璀璨;曾幾何時,我漫步在麗江古城幽靜的巷道中,踏著泛青的石板路,在納西古樂中看小橋流水、花木扶疏;曾幾何時,我徜徉在山色空蒙的西子湖畔,走過斷橋殘雪,在百鳥爭鳴中看湖光春色、柳岸花堤;曾幾何時,我醉心於黃山雄奇壯美的峰巒間,登山遠眺,在奇鬆怪石中看茫茫雲海、日照金山;曾幾何時,我流連在布達拉宮的廣場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在梵音嫋嫋中看紅牆金頂、禪心佛境。
每一次遠行都是一場心靈悸動的釋放,每一次遠行都是一場靈魂激蕩的澎湃。那些美麗的景色讓我心曠神怡,那些衝動讓我無法停下自己的腳步,總想再多看一點、多走一點,正如安徒生所說,旅行是恢複青春活力的源泉。
未來的日子裏,把下一站行程定在了敦煌。
已經說不清是什麼時候開始對這個地方產生向往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河西走廊上駝鈴叮當延響千年。麵對網上隨處可見的敦煌美景圖片,我也曾無數次在心底描繪它的壯闊與滄桑,想象著千年前鳴沙山下的風聲鶴唳、金戈鐵馬,想象著千年前月牙泉邊的旌旗獵獵、古道柔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