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結婚需要成熟的人格,那麼做父母就更需要人格成熟才行。結婚是女性的第二度成長,做母親是第三度成長。在適應了婚姻生活,並且在婚姻生活中有了足夠的成長以後,就可以考慮做母親了。

不過,可能還需要有幾點心理準備:

第一是計劃開始要孩子時,萬一發現不能懷孕,怎麼辦?看過不少原本甜蜜的夫妻,因為不孕而終致離婚,或雖然維持夫婦名分卻已日漸冷漠。尤其仍然有很多人把不孕歸咎於女性,竟有婆婆教唆兒子離婚再娶的。這時候夫妻得有“共患難”的體認。鼓勵丈夫一同去找醫生檢查,這可能需要相當的技巧、耐力和愛,因為有些男性硬是不相信也許自己有問題。

不要自哀自怨,縱然真是自己不能懷孕,也不是你的錯。理性、堅定、冷靜,是遭遇誤解、委屈時最需要的態度。

第二是如果確定不能懷孕,不妨共同商討一個沒有孩子的生活,兩個人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較寬裕的經濟,追求彼此在學術、藝術或其他方麵的成長,讓精神生活提升到極致。在這方麵妻子的引導和誘發,有時會有很好的成績。

或是領養一兩個孩子,好好地愛他們,教養他們,也同樣能享受為人父母之樂趣。

第三是在孩子的數目和性別上,最好夫妻雙方先有良好的溝通。縱然醫學進步到可以百分之六七十控製胎兒性別,卻仍有一部分掌握在大自然手中,人類也無能為力。羨慕別人有兒有女,或怨恨自己生不出兒子,都不是成熟的人格的表現,生下來就要公平地愛他們。生孩子不是賭氣,如果長輩幹涉或嘲諷,自己就要堅強麵對。丈夫的不滿會因妻子的態度而有所改變,孩子的心理當然更隨父母的教養觀念和方法而有所不同。

這種種情況若是在懷孕前都已了解,並且與丈夫有很好的溝通和體認,就可以準備做父母了,因為已經把缺憾都列出來,並且想好彌補的對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