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虎驢(1 / 2)

扶桑樹?這名字好陌生啊!當地常見榆樹、槐樹、柳樹、梧桐樹,還有各種果樹,有些樹種我沒見過,但也聽過名字,例如銀杏樹、棕櫚樹、紅木樹、紫檀樹,可從來沒聽說扶桑樹。

我們跟著師叔繞到了大樹的側麵,才發現這棵樹看似是一棵,實際上是兩棵僅僅的靠在一起的,中間隻留了個二三十厘米的縫隙。

師叔指著大樹,聲音顫抖地說:“果然是扶桑樹啊!原來世上真的存在這種書!”

師叔解釋道,這扶桑樹中“扶”代表著扶持的意思,它是由兩顆桑樹相互纏繞,相互扶持生長,由此得名。它的生長曆史悠久,曾經李白、王安石等著名詩人以詩句提及,流傳至今。

古代神話中,扶桑樹是生長在東方之海上,是一個極具靈氣的地方。曾經的後羿射日就是站在扶桑樹上。因為太陽是從生長扶桑樹的地方升起,所以流傳的誇父逐日這個故事中,誇父就是向著扶桑樹的方向跑去的。

張凱龍摸著後腦勺問師叔:“老孫啊!這扶桑樹可是傳說中的神樹啊!難不成真有這種樹?”

師叔微微一笑,回道:“我也是前幾年偶然的一個機遇,碰上了雲南地區的幾個老道友,當然,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考古學者……”

師叔這話說起來,是在三年前,幾個雲南的老道友找到了他(當時他在四川一帶活動),讓他幫著看幾樣東西。

於是師叔就跟著這幾個道友去了他們下榻的賓館。

幾個人打開一個黑皮箱子後,裏麵露出了些不完整的青銅器,一看鏽跡斑斑的樣子,就知道這幾樣東西曆史十分悠久。

師叔看了幾眼,有幾件東西他認了出來,是夏商周時代,黃河中上遊地區一類宗教專用的法器。說起來這古老的宗教和我們黃河道教還有些淵源,隻是到了戰國後期——大約是秦始皇之前——這宗教神秘的消失了。

師叔這些年主要的精力都用來研究各種古代的宗教,所以在這個圈裏也十分有名。

得到了師叔的驗證,幾個人似乎很滿意,同時臉上也展露出了更加疑惑的神情,修道之人大都淳樸天然,有什麼心事往往透在臉上。

師叔就問,為什麼了解了這幾件青銅器具的來曆後,反而更疑惑了。

那幾個人也不加掩飾,指著箱子裏的青銅器說,這幾件東西是在雲南某個偏僻的山區道觀裏挖掘出來的,當地考古界覺得不像是本地區的文物,所以才找師叔驗證一下。誰知這一驗證,更大困惑接踵而至,雲南和黃河相距十分遙遠,特別是遙遠的古代,這一片地區可謂是蠻夷之地,李白詩中都說到“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雲煙”。

黃河流域的宗教器具怎麼會出現在雲南大山的深處呢?

他們這麼一說,師叔也滿是疑惑。

另外一個箱子的青銅器更加古怪,好像是大樹的枝幹,他瞅了一會兒,也看不出個所以然,隻好搖頭說看不出這是什麼東西。

那幾個道友笑了笑,然後幾個人三下五除二,把箱子裏的七八件青銅器拚接了起來。這時候師叔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一棵形狀怪異的青銅樹啊!

那幾個道友笑著說,這東西也是在那道觀中發現的,因為當時一起出土的還有塊石碑,上麵有關於這青銅樹的記敘,所有他們知道了這是什麼樹。

那幾個道友說,這是一棵扶桑樹。

師叔當時隻是看著這樹有些奇特,所以印象很深刻,但他也認為這種樹僅僅存在於傳說中,現實世界不曾存在的。

直到一踏出這隧道,看到這棵巨大的樹的外形非常奇特,又十分眼熟,想了一下,就記起了三年前的事情,最初他還有點猶豫,於是走到了大樹的側麵,發現這樹也是有兩棵緊緊靠攏,和當初他見到的那青銅樹一模一樣,這總不會都是巧合吧?

“關於扶桑樹的傳說,除了漢族和苗族外,也存在於其它的民族裏,甚至其他國家!”

師叔示意我們先坐下,這一陣折騰,他們幾個大概都累了。

李小壞好像對這些傳說很感興趣,忙問道:“哪個國家啊?”

“日本!”師叔接著問。“你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在古代叫什麼嘛?”

李小壞隨口回道“倭寇啊!明清電視劇中都是這麼稱呼的!”

師叔搖頭道:“倭寇隻是咱們國家的人,打不過人家,取得侮辱性外號!”

這時候小李已經醒了過來,神智也清醒了,隻是身上乏力。

她插話說:“叫東瀛吧?”

師叔點點頭,回道:“最官方的稱呼是扶桑,漢語意思就是‘日出之地’”

李小壞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接著又問:“還有哪個民族有關於這棵樹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