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座一樣的古廟(1 / 2)

因為此行來峽穀的主要目的是收租,為了不影響進程,我和大管事商量了一下,大夥兵分兩路,我和這幾個人中最年長的老漢、耶娃、於麗娜、木子,直奔魔湖,大管事和其他人稍微繞一下路,去第三個村子。

臨行前,大管事又讓小青和小碧跟著照顧我。

我們沿著雨後才有的小河,一路向前走。

在之後的翻譯中,我得知這村裏藏著一卷古書,確切說是一張麂皮卷軸,根據麂皮書卷上的記載,第三個村人的祖先來自黃河,他們的祖先是黃帝身邊的侍從,為了報答主人恩情,自願立下祖訓,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守護在這片土地上,確保這片土地的安寧。

我想讓他詳細解釋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什麼叫來自黃河?又不是魚,確保安寧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所謂的魔湖裏藏著會喘氣的東西?

那老漢沒有回答,隻是告訴我這些都是那卷麂皮書上記載的內容,因為他們村子還有個奇怪的規矩——所有人不準學寫字,所以很多信息都是靠口傳,可想而知,其中一定有“失真”。

說話間,我們麵前出現了好幾條“小河”,這些溝渠幾乎是有人特意設計的,咋看起來亂七八糟的沒有規律,可仔細觀察,又會發現好像有規律可尋。

“小哥哥,這些溝渠其實是路線圖啊!隻有其中的一條才是“真路”,其它的都是“死路”,隻有沿著真路走才能到達魔湖的中心,否則不是被困死,就是繞來繞去,進不了湖中央。”老漢很嚴肅地對我說。

他走在最前,一邊走,嘴裏一邊念叨著什麼,好像是在背什麼口訣,越往前走,一條條的溝渠就越密集,老漢臉上的神情也更凝重了。

忽然我看到前麵幾座小山峰旁有一座破舊不堪的石頭房子,一看就知道有些年歲了,老漢看到石頭房子後,臉上的烏雲瞬間就消散了,指著前麵喊道:“我們沒走錯路啊!”

原來要想進入到魔湖的中心,必須先到達這破房子,還得叩拜裏麵的真君。

說來也怪,當時看著破房子和我們的距離不過一千多米,可足足走了半小時後,我們才真正靠近這房子。當我站到房子的正麵前,看到房子的“真身”後,渾身就是一顫。

這建築的樣子竟然十分熟悉,正是老廟村西郊和玉女寨裏的那種古廟。

說起來對於這建築,我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多了,就說玉女寨中的那座:

根據傳說,玉女寨這片山穀之前是黃河古道,這麼說,那破廟豈不是在河裏?如果賀蘭山的這次黃河改道發生在宋元時期,那這廟宇存在的年代豈不是更久遠?

理論上說,在宋朝之前的人類根本沒有技術在河底建造這麼一座廟宇。

這麼分析起來,老廟村西郊的那座也很奇特,我自小就經常和李小壞、王二搗蛋他們在破廟裏外捉迷藏玩,很清楚地記得整個廟宇的石壁上到處是坑坑窪窪的小空洞,那時候我也好奇怪過,還特意問過村裏的老人。

村裏的老人說他們小時候就是這樣子。

我曾煞有介事地分析過:難道是蟲子咬的?可世界上哪裏有專門咬石頭的蟲子?是被風吹得?也不可能啊!如果風力很大,頂多把廟宇吹倒,不會莫名其妙地吹出這麼多小洞。是被雨水淋的?可廟宇內的石像身上也都是孔洞,雨水又不會拐彎。

這成了我自小到大心中的疑惑。

幾天前,得知玉女寨在幾百年前是黃河古道事,又看到寨子旁的廟宇也是千瘡百孔的,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長年累月泡在水裏,被水衝刷出來的。

這麼說,當時老廟村的那所破廟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沉浸在黃河裏?

如果我所分析的百分之八十正確,那麼就可以斷定,這個山穀、玉女寨所在的山穀,以及老廟村那一帶,三個地方一定有什麼關係。

思考間我們幾個一前一後進入到了廟內。

這建築比之前的兩座還要破舊,整個廟宇頂幾乎全部塌陷。

剛進門,我就看到了立在門口正對麵的石像——也就是老漢口中所謂的真君。

這真君我認識啊!雖然他已經殘缺不全,腦袋也隻剩下了一半,可我一眼就認出它是之前見過幾次的蠱神。

果然是他!我心道。

廟宇內空間本就不大,再加上塌陷導致,可以說已是一片廢墟。

唯一“健全”的就隻剩下蠱神石像後麵的那麵牆了,因為有巨大的石像支撐著,這麵石牆並沒有遭到破壞。

於麗娜和小青因為好奇,走了過去,隨即扭頭朝我喊道“小哥哥啊!這牆上好多壁畫啊!刻的太逼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