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一直有種疑惑,本來我們是去尋找大禹墓,才進入那奇怪墓室的,後來師叔又說這並不是真正的大禹墓,而是旱魃墓(旱魃就是女魃,因為她所到之處,都會幹旱,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為旱魃),可墓室中的人卻和我長得一樣。
這不存在矛盾麼?
我把心中的疑惑和將臣一說,他解釋道:“這麼說就對了,看來我那徒弟的確被黃河困住了,想想還真是,這世界上,能困得住我這徒弟的唯有黃河。”
我還是聽得一頭霧水,總不會女魃和我陳小振也長得一樣吧?
將臣繼續說:“女魃精通易容術,她能讓自己的模樣和身形變化成任何想成的樣子,你看到的‘自己’應該就是她易容而成的。”
隨著兩人的對話深入,事情的梗概逐漸在我腦中成形了。
如果前麵的信息,將臣沒有說錯,我想後來的事情應該是這樣的:
逐鹿之戰結束後,黃帝部落統一了宇內,便開始對將臣的幾個徒弟下手。
世界上再強大的人都會有弱點,我想黃帝作為一方首領,自然也不是等閑之輩,他應該是找到了他們的軟肋,然後逐一擊破。
將臣說,女魃是他最厲害的徒弟,既然最厲害,理應最難對付。
我想在黃帝羽化之前,也沒有處理完這件事,或者是無法處理,也可能女魃藏了起來。將臣和他的徒弟們“不生不死,不毀不滅”,絕對不好對付啊!
後來我還查閱了一下資料,得知大禹果然是黃帝的曾玄孫,準確說是他曾孫的孫子,倆人差著兩百年。
或許有人會質疑:兩百年不應該至少十幾代麼?這裏就要補充一下,大部分認為越是古代,人類的壽命越短,到了原始社會,人們平均隻能活三十來歲,十幾歲就開始為人父母。
可無論是伏羲還是它的子孫後代,例如顓頊、帝嚳等,他們都活了一兩百歲,後來一代代的才慢慢的和正常人一樣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不合常理!
黃帝解決了除女魃之外的將臣所有的徒弟。
現在世人皆知“堯舜禹”,這三人都是治水英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
當時人口並不多,華夏部落可去的地方很多,為啥非得和黃河死磕上了呢!根據史書記載,治理黃河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花費了三代人的精力,其人力物力耗損更是難以估算。
將臣的話給出了解釋。
按照將臣所說,其實堯舜禹治理黃河並非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是想先收服黃河,再通過黃河製服女魃。
到了大禹時代,終於製服了黃河,也通過黃河製服了女魃。
說起來,就更令將臣痛心了,因為治理黃河需要那把寶劍,正是大禹從他這裏取走的。當時將臣萬萬沒有想到,一個看似敦厚善良的小夥子,竟如此陰險狡詐。
將臣感慨道,怪不得當年伏羲專學占卜和蠱惑之術,看來也傳給了自己的子孫後代。
女魃被困在了黃河之下,然而她也提前做好了應對之法,除了放出風聲——困他地方是大禹墓——還尋找了兩件帶著邪氣的上古兵器。
正是我們原本以為的開山斧和避水劍。
將臣說,這兩件古神器的來曆非凡,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有神力異術的人不能碰,就算是將臣、伏羲這樣的上古大神也不例外。